j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j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②,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徒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释】①定王台:位于长沙市内,为西汉景帝儿子定王刘发所建,词中“自西刘”即指此。②一夜寒生关塞:比喻金兵猝然南侵。

15.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气势不凡。“雄跨洞庭野”以辽阔的背景烘托出定王台地势之雄伟,“危基百尺”,通过写台基高度表现定王台的高大壮观。

B.“尚想霓旌千骑”三句,由实入虚,遥想当年刘发登临此台,人马众多,旌旗如云,音乐震天,仪仗盛大的画面,表现当时的“繁华”。

C.下阕先写登临所见,“乔木老,大江流”以简略的白描勾勒景物,苍老的古树、奔涌的大江衬托出定王台历史悠久、巍然屹立的雄姿。

D.这首词写景抒情,借古伤今,意境雄浑苍凉,感情深沉悲壮,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具有豪放词的典型特征。

16.词中“兴废”二字,在结构、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具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阕写“兴”(繁华兴盛)过渡到下阕写“废”(荒废衰败)。

②在内容上,具有双重意蕴,既指定王台的兴废盛衰,也指词人所处的南宋国土沦亡、衰败腐朽。

③在情感表达上,由对定王台兴废盛衰的感慨,自然转到对南宋王朝山河沦丧的愤恨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升华了主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定王台历史悠久、巍然屹立的雄姿”错误,词人意在通过秋天老树、江流写出冷落萧瑟、苍茫寥廓的景象,衬托出定王台的颓败荒凉。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眼的作用的能力。

作答时,按照题干要求,从“结构、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分三条作答即可。

诗句结构作用一般有: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兴废两悠悠”在词的上片末一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内容的分析要结合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叹息繁华地”指曾经繁华的怀古之地“定王台”,“一夜寒生关塞”指今日繁华不在的南宋。

词人怀古伤今,写由历史兴衰生发的感慨,也是为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但“书生报国无地”,词人只能“耿耿恨难休”。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竹桥①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②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③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注】①诗人初贬永州时作。②筠:竹皮。③谅:料想,实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座已经腐朽的木桥连接着幽深的小路,曲折地穿过稀疏的林子,自然过渡到写桥。

B.竹子的笋壳迸发出苦节,青皮环抱着空心。“迸”字极具动感、画面感,有表现力。

C.诗人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以见闻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D.诗歌将描写、叙述和抒情融为一体,将多种感觉结合在一起,体物细腻,很有意境。

16.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

【答案】15.A16.①诗句意思是:苦竹不会被用在重要的渡口,但是能够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

②诗人以竹自喻,感叹自己虽然也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却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

③同时,虽然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处境感到伤感,但是也暗含着自我安慰之情。

④诗的最后两句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自然过渡到写桥”错。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从“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可知,竹子的笋壳迸发出苦节,青皮环抱着空心。所以是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1)尾句写竹子不招人喜爱,不被种植在重要的渡口,但是无论它生长在哪里,都能给停下来休息的人带来阴凉。

(2)诗人借竹自喻。诗人像竹子具有坚韧、空心的特点一样具有坚守节操、不屈不挠和虚心包容的精神品质,但诗人也像竹子“无要津用”一样遭受贬谪,得不到重用。

(3)诗人看到竹子的生长环境就联想到自己,不禁感慨怀才不遇,无法施展实现抱负。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则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

(4)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