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案3.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内容: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五年级安全教育社会生活有风险提高警惕会防范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种类、范围和危害。

2.学习用正确、有效地方法与技巧来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种类、范围和危害。

2.学习用正确、有效地方法与技巧来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面对不法侵害,学生能迅速准确判断,采用机智灵活的方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社会既是一个精彩的社会,也是一个处处隐藏着危险的社会。突发爆炸、人质劫持、群体集会、冲击政府办公场所,甚至有暴徒打、砸、抢、烧、杀等,都给社会生活带来威胁。认识和了解这类社会事件,知道它们的危害,就能及时防范和减少可能面临的危险。

二、突发事件危害大

1.案例:2008年7月,有一座城市发生一起百余人聚众闹事的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有20多人受伤。被聚众人群围攻的一座大楼的所有门窗均被打破,大部分不过设备损坏,包括警车在内的多辆汽车和摩托车被损坏。事件过后,警方依法对参与此次滋事的人员作出了处理。

通过这个案例,生动直观地展现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使学生感受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对我们生命安全的影响与威胁。

多媒体呈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球场骚乱、街头群殴、持刀行凶、抢劫财物、恐怖袭击。引导学生对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及其危害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学生对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正确认识。

2.知识树

“突发社会安全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它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包括:

(1)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

(2)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

(3)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

(4)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

(5)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6)持刀行凶、劫持人质、抢劫财物事件。

(7)收到恐吓电话或信件。

(8)发现可疑人物、可以物品。

(9)群体性斗殴事件。

三、学会自我保护

1.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大脑清醒,肌肉有力,反应敏捷,行动迅速。

2.正确判断,果断决策。事故发生后可先进行短时间的思考,对危险的来源、性质和正确对方式迅速作出正确判断。

3.坚定信心,忍痛自救。遭遇突发事件,如已受伤,流血不止,这时一定要镇定,要一面迅速止住出血,一面要忍痛,争分夺秒,逃离现场。

四、正确使用110报警电话。

遭遇突发事件时,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报警时要实事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出事地点的具体位置、坏人的数量、凶手的特征等,待警方记录完毕再挂电话。如报警时处境危险,应注意隐蔽,确保安全。

五、总结

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只要果断地采取自救自护措施,迅速离开出事现场,就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有风险提高警惕会防范

保持高度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呼救法

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有:周旋法

恐吓法

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文档评论(0)

136****3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