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VIP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霞浦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训练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读诗,我们读懂了“景语”。读《蒹葭》“①________,白露未晞”感受萧瑟冷落的秋景;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②________”驰目于洞庭湖的汹涌澎湃;读《小石潭记》“青树翠蔓,③_______,④________”沉醉于大自然的幽静美丽;读《桃花源记》“阡陌交通,⑤_______”感慨于世外桃源的安宁祥和。

读诗,我们读懂了“情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________,⑦_______”(《子衿》)我们读出了恋人未赴约的惆怅与幽怨;读“求之不得,⑧________”(《关雎》)我们看到了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著与深情。

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答

一路学来,我们诵读了许多古诗文。曾在某个时刻,我们蓦()然想起一篇名作,感叹自然之绚丽、生命之美妙;在当下的某天,我们心中浮现一句诗,电光火石间拨开了心上的雾霭,理解了作者的心绪,懂得了人情世故;在未来,对前途不知所(cuò)时,我们也因读到了某一名篇佳作而倍感震撼,在诗文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吟诵诗文,让我们的生活与诗文有机会联系在一起。

读书月,校吟诵社准备开展主题为“山水草木寓深情”。本次活动由主题诗文选录与解读、古诗文吟诵两部分组成。请同学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展现你青春风(cǎi)。

(1)请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①蓦然()②不知所(cuò)______③青春风(cǎi)_____

(2)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名著阅读

3.《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一部介绍我国___经典的著作。其中_______被称作“诗三百”,现存305篇。

4.《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语文老师在班级里组织了阅读。同学们在阅读了之后纷纷表示收获很大,请把你的收获写出来。

二、阅读(43分)

(一)(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联是诗人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诗人即将“宦游”远行,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B.甲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无为”的意思是“不必、无须”,诗人不想像热恋中的男女一样离别时泪眼涔涔,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C.乙诗开篇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以叙事为主。

D.乙诗是作者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变化。

6.甲、乙两首诗中划线处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①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②,问龙井所遣篮舆③,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④,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⑤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⑥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节选自秦观《淮海集》,有删改)

注:①龙井:指龙井山。②参寥:即僧人道潜。③篮舆:竹轿。④开霁:放晴。⑤策杖:拄手杖。⑥支径:小路。

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以不时至,去矣关联教材: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1)去:_________

比出郭,日已夕查阅词典选择义项:比:①接近,亲近;②等到;③比较。(2)比:_________

以书邀余入山联系学过的古诗词:家书抵万金(3)书:_________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B.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C.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D.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2)得支径上风岭,憩于龙井亭。

10.本文与《小石潭记》都写到“寂”,请从表达的情感方面说说有何不同?

【链接材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