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第8章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ppt

乡土文学第8章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文学第8章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

第八章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

第一节萧军、萧红的乡土小说建国前的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主要是表现对故乡沦陷的哀痛与血泪,“他们把浓得化不开的乡土情结、炽热的民族情感、北国的血泪,还有不屈的剑与火,凝聚于笔端,写出了既富有东北地域色彩又质朴粗犷,甚至充满野性力量的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的重要创获。”这些作家在当时大多是受鲁迅影响的青年作家,主要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等。

一、萧军的乡土小说1、??萧军生平简介萧军(1907——1988)1907年7月3日生于辽宁锦州义县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吟飞、刘羽捷、刘蔚天、刘毓竹等。笔名除萧军外,还有酡颜三郎、田军等。1925年考入张学良在沈阳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习法律和军事。1929年,萧军写出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懦......》,以“酡颜三郎”为笔名,发表在当年5月10日沈阳《盛京时报》上。小说愤怒地揭发了军阀残害士兵的暴行。

1932年初,萧军到了哈尔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也正式成为党的地下组织所领导的革命文艺队伍中的一员。1933年秋天,他和萧红合印了一部短篇小说集《跋涉》。1934年6月中旬离开了东北故乡,来到关内。在青岛,萧军、萧红一边编辑《青岛晨报》副刊,一边写作。萧军在里写完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

1935年7月,萧军自费“非法”出版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立即轰动了文坛,奠定了萧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40年6月第二次去延安。从这时起,一直到1945年冬末,萧军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延安。他担任了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文协”分会的理事,《文艺月报》的编辑,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教员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23日重返阔别了十二年的哈尔滨。萧军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就在这时,发生了《文化报》与《生活报》论争事件。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作出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确认了对萧军的政治迫害。从此萧军便被排斥出文艺界,被湮没了整整三十年。

粉碎“四人帮”后,党为萧军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重新作了符合历史事实的公正的结论,充分肯定了他“早年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和独裁统治”的历史功绩,撤消了1948年东北局“萧军关于问题的决定”,推倒了“四人帮”给萧军强加的各种诬陷之词,称赞“萧军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2、《八月的乡村》分析该小说着重描写了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同日寇、伪满军队进行血与火的斗争;展露了人民军队内部不同成分、不同成员、不同思想之间的矛盾纠葛;表现了东北人民不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风貌;揭示了“不前进即死亡,不斗争即毁灭”的时代主题。

从正面刻画了不愿做奴隶的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粗笔勾勒出陈柱司令、铁鹰队长、李三弟、李七嫂等抗日英雄的群像。因此,可以说《八月的乡村》贯穿着强烈的爱国激情,有着振奋人心的粗犷力量和英雄主义的高亢格调。小说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并亲自给小说的出版作序说:“我却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

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且有所得的。”

在艺术上,《八月的乡村》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以浓郁的乡土色彩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萧军既能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牲,作速写的勾勒,又善于精雕细绘,并且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加以描写。此外,《八月的乡村》的风格也质朴刚健,充溢着一种不可抑止的力量,可以说是“力”的艺术。小说中的反抗者,不论他们最初的身份是农民、苦工、胡子、旧军人,还是知识分子,都有东北的胡子气,他所喜欢书写的东北乡风民俗,多与“侠”有关。作品有着结构松散语言杂驳生硬等粗糙之处,

二、萧红的乡土小说

1、??萧红生平简介萧红(1911——1942)本名张秀环,后改为张乃莹,笔名悄吟、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

文档评论(0)

Daluod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