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修改病句:

一、病句:

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二、一般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当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惜公物应当受到批判。”——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其次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爱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安静”改为“宁静”。

例2:“校园里矗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矗立”改为“直立”。

例3:“升旗仪式开头了,鲜红的五星红旗缓缓上升。”——应将“鲜红”改为“艳丽”。

3、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承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承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一样的词同时消失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特别宽阔得很。——去掉“特别”或“得很”。

例3:松树矗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仆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爱。”——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憧憬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6、前后冲突。前后冲突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楚、冲突。

例如: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根本上全部到齐了。”——应去掉“根本上”或“全部”。

例2:“昨天黄昏下了一夜大雨。”——应将“黄昏”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7、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肯定语法挨次进展(造句),而是词的挨次颠倒了。

例1:“我们必需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8、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常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常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常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消失在那里。——应将“消失在那里”改为“消失在哪里”。

9、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专题知识点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首先要仔细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依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存原句的根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学问点

一、易读错的字

登(dēng)上观众(zhòng)掌(zhǎng)声

落(lào)下调(diào)来胸脯(p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