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讲义+检测)-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docx

第四单元(讲义+检测)-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讲义(部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第四

单元

?

基础

?

复习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10.古诗三首

一、词语解释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快走:驰骋。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走:跑。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等闲:平常。

锤:敲打,锤击。

浑:全,全然。

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焚:烧。

任:任凭

尔:你。

咬定:这里指的是紧紧抓住。

立根:扎根在土里。

二、多音字

1.似:sì相似

shì似的

2.当:dāng当前

dàng适当

3.络:luò脉络

lào络子

4.骨:gǔ骨头

gū骨碌、花骨朵

三、诗歌赏析

1.《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李贺有“诗鬼”之称。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通过“沙如雪”“月似钩”写了边疆战场的景色,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借马抒情,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义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2.《石灰吟》是明代名臣于谦的作品。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出了石灰开采、烧制过程,歌颂了一种视死如归、从容不迫的精神,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这首诗中的“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诗人高尚的情操。

3.《竹石》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的作品。郑燮,号板桥,人称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这首诗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竹子的品格。第一句中的一个“咬”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了竹子倔强和坚韧的性格。最后一句中“任”写出了竹子姿态豪迈,“尔”字透出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四、课后习题

1.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原野上任意驰骋呢?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问。

(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2.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刚正不阿的精神。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三位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五、拓展

1.岁寒三友:松、竹、梅。

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3.托物言志的诗句: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词语

苦刑

冷笑

魔鬼

僻静

尖锐

严峻

避免

埋头

幼稚

局势

含糊

娱乐场

慈祥

过度

残暴

匪徒

执行

会意

占据

安定

法庭

拘留所

满脸

横肉

勉强

暂时

恐惧

皮靴

胳膊

侦探

瞅见

军阀

乱蓬蓬

二、多音字

nán(难忘)(艰难)

nàn(被难)(灾难)

chōng(怒气冲冲、冲击)

chòng(冲着)

hú(糊涂、模糊)

hù(糊弄)

便

biàn(方便、便衣)

pián(便宜)

三、近义词

慈祥(慈爱)

会意(领会)

避免(防止)

耐心(耐烦)

可惜(惋惜)

严峻(严苛)

恐惧(恐怖)

纷乱(混乱)

占据(占领)

四、反义词

坚决——犹豫

含糊——清晰

慈祥——凶狠

幼稚——成熟

伟大——渺小

恐惧——镇定

沉着——慌乱

僻静——喧闹

五、课文解析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课文采用倒叙手法,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重时、被害后的情形,赞美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处变不惊、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

2.“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答:父亲早出晚归,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说明当时局势紧张。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所以父亲要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3.“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