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荆荆2024届高三五月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VIP

湖北省宜荆荆2024届高三五月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宜荆荆五月高考适应性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晚期的混乱局面说:“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主要反映了()

A.传统政治秩序完全破坏 B.社会转型特征凸显

C.各国崇尚武力争霸频繁 D.国家统一趋势肇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反映了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完全破坏,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传统政治秩序的瓦解”,而非社会转型,排除B项;战争诸侯国之间的征战主要是兼并战争,排除C项;国家统一趋势早已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高祖、吕后之后“妇人无爵”成为社会惯例,但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中有少量基层女性占爵和女性成为户主的记载。出现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女性地位的提高 B.恢复旧制彰显正统

C.家庭结构的残缺 D.加强基层完善治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男子在战乱中大量死亡,家庭男丁的缺失,出现了女子继承爵位和女性成为户主的现象,C项正确;女性地位的提高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据材料,高祖、吕后之后“妇人无爵”成为社会惯例,而非恢复旧制,排除B项;加强基层完善治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3.以诗词证史是史学研究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诗词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诗词

理解

A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

民族间交往频繁

B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人世俗化的审美意趣

C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D项反映科举高中的得意之情,唐朝科举制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对外交往,排除A项;B项诗人托物言志,非世俗化的审美意趣,排除B项;反映了两税法下人民负担沉重,排除C项。故选D项。

4.下图是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该图反映元朝()

A.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B.海陆交通通畅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对外贸易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结合所学,元朝海运和运河主要是把南方的物质运送到北方,反映北方对南方经济的依赖,南北经济差距扩大,A项正确;图片陆路交通无法反映,排除B项;长途贸易的兴盛出现在明清,排除C项;运河和海运属于国内运输,排除D项。故选A项。

5.明朝学者王畿(1498—1583)说,“不论在此在彼,在好在病,在顺在逆,只从一念灵明,自作主宰,自去自来,不从境上生心……便是真为性命”,王畿的言论()

A.是对先秦儒学的背离与批判 B.彰显了格物致知的价值

C.是个人意志自主的内在追求 D.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只从一念灵明,自作主宰,自去自来,不从境上生心”和所学知识,王畿的言论强调个人意志的作用,C项正确;王畿的言论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项;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求知方法,排除B项;王畿的言论属于唯心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6.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清政府战败和财政危机的时机,在中国展开所谓利权争夺战,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对利权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也不得不采取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励民间集资修路方式应对。这种状况()

A.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C.为各阶层力量的整合埋下了种子 D.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战争后。从材料可以看出,由于政治和财政危机,清政府通过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励民间集资修路方式应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