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docxVIP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文章:《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本文的艺术特点为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作为一篇议论文,其写法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引导学生认识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要尽量进行写法渗

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教材:本篇文章选编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第十六课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为“倾听理性的声音”,《六国论》作为一篇阐释论述观点的文章,其观点阐述的方法及其观点本身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借助于单元导语的提升,学习本篇文章要注意领会作者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理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到矛盾点,使得学生在辩证分析和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

的思维习惯。

学情:高一学生对于文言文和议论文单类文体都不陌生,但是对于议论性的文言文不太熟悉,在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翻译,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议论文相关知识,本文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在历史科目上学生已经有所学习,可以组织学生跨学科学习,从历史科目中开发资源,帮助学生养成思辨性思维,

并得到议论文写作的相关借鉴。

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以任务群的形式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考虑文学阅读的文学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所以在教授本文时,要在学生自主合作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之上分析本篇文章具备的文学色彩,通过对文章结构观点及写作技法的分析,使得学生充分领会作者观点,同时了解本篇文章观点论证的精妙之处,在学习中质疑问难,分析文章内涵,在合作探究中培养思辨性思维能力,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思维习

惯。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翻译文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借鉴借古讽今、描写议论结合、分析说理方面的写作方法。

2.通过剖析文章内涵,结合文章创作背景及历史实际,分析作者观点学会审

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同时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剖析结构,探究要点(预计用时20分钟)

(一)学生活动:在小组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师分析和全文

翻译,分析《六国论》的论证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一段,引出论题、主论点: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第二段,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力亏,分析六国破灭直接原因

赂秦导致力亏的结果。

第三部分,第三段,论证第二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论证不赂者因孤

立失去援助而破灭,深入论证不赂者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总结六国灭亡原因,并借古讽今,警告宋统治者勿

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二)学生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部分。要求:每一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课文,推荐另外一名同学翻译,再推荐一

名同学回答老师给出的问题(每组一个问题)。

问题:第一组: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

加以论述的?

第二组:第二段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第三组: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

什么?

第四组: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是否多余?

(三)学生活动:根据教师交予各组的问题各组探究要点,结合具体内容及

之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2.第二段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明确:论证的观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战胜而得——受贿所得;战败而亡——贿赂所亡(数量上,对比论证),创业之艰——割地之易;地有限——欲无厌(从程度上,对比、事实论证)薪不尽——火不灭(道理,引用

论证)。

3.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齐:与嬴而不助五国——勿附于秦。燕:以荆卿为

计速祸——刺客不行。赵:诛良将,用武不终——良将犹在。小结: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假设论证)

4.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是否多余?

明确:第四段,总结上文,解决问题。第五段,引古(六国破灭)——讽今(在六国下)。结论:勿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不是画蛇添足,犹如画龙点睛,这篇史论赋予

文档评论(0)

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从教20年,专业可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