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期末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VIP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期末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境导入比干因劝谏昏庸的商纣王而被挖心,临死前,他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诠释了古代士人的忠诚与勇气,责任与担当。屈原因劝谏楚王不要与秦国议和而被放逐,最后投身汨罗江中。初唐也有一位敢于劝谏、敢于担当的政治家,他就是魏征,他17年中向唐太宗提出264条建议,全部被采纳!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谏臣”的最佳代表。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他的一份奏章《谏太宗十思疏》,领略魏徵勇于担当的情怀与高超的劝谏艺术。

文死谏,武死战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关于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随李密降唐。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为郑国公,世称“魏郑公”。他生性刚直,直言敢谏,史称“诤臣”,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竭诚以事太宗,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他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君臣相得一代良臣:敢说;一代圣主:能容唐太宗和魏征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关于题目谏:劝谏疏:奏疏,是一种奏议类文体,是古代臣子向君主议事进言、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写作特点: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劝谏唐太宗作出十条思考的奏疏。关于文体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区别“讽、谏、谤、讥、说”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古今异义词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古今异义词(诽:背地里议论)讥——微言讽刺指责别人的过失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文体知识关于写作背景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武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谏太宗十思疏关于思路为何思思什么提出问题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分析问题为什么思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些什么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解决问题关于内容第1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比喻论证正排比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对比论证↓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比喻论证排比句反↑→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2、以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3、用古人的论述以的关系比喻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第2段思路设问能否竭诚待下,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民和君水和舟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克制欲望)思知足以自戒1.见可欲戒奢侈扰民2.将有作思知止以安人(适可而止)(生活)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3.念高危思谦冲而自牧(谦虚自养)戒骄傲自满第3段4.惧满溢思江海以为度(广开言路)(待人)5.乐盘游(狩猎)思三驱以为度戒纵欲过度(三面为限)6.忧懈怠(处事)思慎始而敬终(慎始慎终)7.虑雍蔽思虚心以纳下戒轻信人言(虚心纳谏)8.惧谗邪(用人)思正身以黜恶(端身黜恶)9.恩所加思无因喜以谬赏戒赏罚不公(奖赏得当)(执法)10.罚所及(用刑有度)思无以怒而滥刑垂拱而治文武并用第3段智者尽其谋1.宏九德除十思外,还要勇者竭其力2.选拔任用人才仁者播其惠3.听从善言信者效其忠本课小结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正反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取江山守江山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人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惧谗邪…见可欲…将有作…念高危…惧满盈…乐盘游…忧懈怠…虑壅蔽…恩所加…罚所及…思本课小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固本浚源(比喻)论证:人君当思善始实繁克终盖寡总结历史(对比)说明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文武争驰垂拱而治正面提出十思解决问题写作特点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