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高频考点:病因一章学习重点.doc

中医学高频考点:病因一章学习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抓紧了!

中医学高频考点:病因一章学习重点

为考生提供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病因一章学习重点。

概述

三因学说:是宋陈无择总结前人理论所创的将致病因素分为三大类的学说,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

辩证求因:在整体观念指导下,除疾病发生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分析病症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一、外感病因

六淫、六气的概念,六淫的致病特点,内生五邪的概念:

风、暑、湿、燥、寒、火六气太过,超过承载六淫

六淫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内生五邪: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

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与传染性的外邪。

疠气的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因素:气候、环境、社会、预防。

三、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的致病特点:

七情内伤:怒、喜、思、忧、悲、恐、惊此七情反应太过或不及,超过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损伤脏腑精气,导致机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衰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下降

四、饮食致病的特点:主要损伤脾胃。

五、过劳过逸致病:

1.过劳、过逸的概念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六、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1.水湿痰饮、淤血、结石的基本概念与致病特点

(1)痰饮: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为痰,清稀为饮

致病特点: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致病广泛,变化多端;④易扰蒙蔽心神。

(2)淤血: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脏腑经脉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致病特点: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3)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致病特点:①多发于肝、胆、胃、泌尿系统②病情较长,病情轻重不一③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周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天堂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