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中华文明的融合繁荣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三国至隋唐时期

第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考点定位】(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民族交融与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01整合必备知识

一、从三国到两晋1.政权更迭。三国220年,____________称帝,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定都成都;229年孙权定都建业西晋266年,____________代魏称帝,国号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灭亡东晋317年,____________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曹丕司马炎司马睿

[小练1]东晋建立之初曾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现象:士族专权是东晋政治的基本特点。问题:东晋皇权衰弱,依靠士族维护统治。

2.士族崛起。(1)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特权,____________阶层形成。(2)北方高门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士族

二、南北朝与十六国1.南朝。(1)建立: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__________。(2)江南的开发。①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朝

2.十六国。(1)民族交融:十六国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学习汉族的____________;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____________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典章制度氐族

3.北朝。(1)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____________年统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时间5世纪后期内容①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②迁都洛阳、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影响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____________。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____________的出现打下了基础439民族矛盾隋唐盛世

[小练2]“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有什么意义?[提示]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意义:有助于鲜卑与汉族的民族交融。

探究关键能力02

主题一更迭与认同——三国至南北朝政权演变与民族交融图文证史——三国至南北朝政权更迭的特点史料一下面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图。

史料二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的。——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1)根据史料一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反映出这一时期时局什么基本特征。[提示]朝代更替频繁,发生频率高,更迭时间快,具有反复性、曲折性,在分裂中酝酿统一的因素;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对峙;小统一,大分裂;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2)你是否赞同史料二的观点?概括说明理由。[提示]赞同。理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是这个时期的主线,但在动荡中出现了诸如西晋短暂统一和前秦、北魏等局部统一局面;在统一与分裂的交替中,人口迁移、江南地区得以开发,南北方经济和民族间政治、经济的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历史解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1)民族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交融,民族矛盾缓和,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政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建立了相似的制度,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区域经济开发为国家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

(4)社会层面: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长期战乱使人们渴望统一。

史料证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影响史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

文档评论(0)

13835454454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