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猪病的防治—猪丹毒病的防控(猪病防控课件).pptx

细菌性猪病的防治—猪丹毒病的防控(猪病防控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丹毒病的防控1;;;;;;;;;;;主要是病猪,其次是病愈猪及健康带菌猪。

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肾、脾和肝,以肾的含菌量最多,主要经粪、尿、唾液和鼻分泌物排到体外,污染土壤、饲料和饮水等。

健康带菌猪体内的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扁桃体和回盲口的腺体处,也可存在于胆囊和骨髓。;健康猪扁桃体的带菌率为24.3%~70.5%。

多种禽类和水生动物体内可分离出丹毒杆菌,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染源。;;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北方地区,7~9月发病率高,秋季以后逐渐减少。

环境条件的改变以及各种应激素(如饲料突然改变、气温变化、运输等)可以诱发本病。

本病常发生在闷热和暴风雨之后,常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有时也会发生暴发。;;;;;;通常取良性经过。

其症状比急性型轻,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疹块。

病初食欲减退,口渴,便干,有时呕吐,体温升高至41℃以上。;;;病猪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正常但逐渐消瘦,全身衰弱,生长发育不良。;常发生于腕关节和跗关节,呈多发。

初期表现为受害关节肿胀,疼痛,僵硬,步态强拘,甚至发生跛行。

急性炎症消失后,以关节变形为主,表为一肢或两肢的跛行或卧地不起。

病猪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消瘦,病程数周至数月。;病猪食欲时好时坏,消瘦,不愿活动,呼吸加快,体温正常或稍高。

听诊有心内杂音,心跳加快,强迫快速行走时,可突然倒地死亡。;常发生于背、耳、肩、蹄、尾等处。皮肤肿胀、隆起、坏死干硬呈黑色,似皮革状。

坏死的皮肤逐渐与其下层新生组织分离,犹如一层甲壳。

坏死区有时范围很大,可以占整个背部皮肤有时只在部分耳壳、尾巴末梢和蹄发生坏死。;经2~3个月坏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色淡的瘢痕而痊愈。

如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猪丹毒病的防控2;;;;;;;;;;;类症鉴别;;;;;;;;多发生于断乳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全身浆膜、黏膜有出血斑;;;防控;仔猪在60日龄一免,每隔6个月免疫1次;在常发地区或猪场,3月龄时进行二免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