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顺义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北京顺义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顺义区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

生物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第一部分,共15题,共30分;第二部分,共6题,共7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姓名、班级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洗面奶、沐浴露、纺织品中的微塑料(聚乙烯、聚酯等)会随生活污水排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如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H2O2等活性氧的产生。下列有关微塑料对细胞的影响错误的是()

A.会改变细胞中元素的种类

B.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

D.会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塑料(聚乙烯、聚酯等)会随生活污水排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如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

【详解】A、根据题干,微塑料不会改变元素的种类,细胞中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A错误;

B、微塑料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就是磷脂和蛋白质,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B正确;

CD、微塑料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因此会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酶的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因此可能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CD正确。

故选A。

2.研究人员利用K+的放射性类似物铷(16Rb+)替换K+,研究K+的吸收与转运。选取高盐环境中生长的玉米根,在NEM(可选择性抑制参与K+主动运输的转运蛋白)溶液中分别处理10s和30s,然后洗去未反应的NEM,最后浸入到16Rb+溶液中,检测16Rb+进入根细胞的净流量,实验结果如图。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K+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玉米根细胞

B.K+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玉米根细胞

C.根细胞膜上只存在一种K+转运蛋白

D.处理10s运输K+离子的蛋白没被完全抑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B、分析题意,NEM可选择性抑制参与K+主动运输的转运蛋白,结合图示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用NEM处理后K+进入根细胞的净流量降低,说明K+主动运输过程受影响,但并未降为0,说明K+还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玉米根细胞,AB正确;

C、根细胞膜上至少存在K+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两种转运蛋白,C错误;

D、据图可知,处理10s运输K+离子的速率不为0,说明运输K+离子的蛋白没被完全抑制,D正确。

故选C。

3.为探究高盐胁迫对油菜根细胞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以高浓度盐溶液处理的油菜根为材料,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并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装片时需使用盐酸和酒精

B.如图所示细胞位于根尖分生区

C.如图所示细胞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

D.如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制作装片时使用盐酸与酒精的作用是解离,使细胞分离开,A正确;

BD、图中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该处细胞位于根尖分生区,原因是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能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D错误;

C、由图可以看出,在细胞的一极可以看到一段断裂的染色体片段,该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

故选D。

4.科研工作者在果蝇眼中发现一种蛋白E,将E基因导入即将发育为腿的幼虫细胞中,诱导此处产生了构成眼的不同类型的细胞群,最终在腿的中部形成了眼。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A.发育为腿的幼虫细胞因缺少E基因而不能发育为眼

B.构成果蝇眼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所含蛋白质完全相同

C.蛋白E启动了不同类型细胞群中特异基因的表达

D.蛋白E激活相同基因使发育为腿的细胞转化为眼的不同类型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发育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