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纤维素z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淀粉、纤维素

教学重点: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手段: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结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思路:采用“性质→结构”、“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性”的模式。从实验入手,来突出重点,用多媒体使学生易于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引言]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为同类化合物?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通式相同。(CHO),它们是否为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

6105n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一、淀粉,纤维素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分类 淀粉 纤维素

异同点

通式 (CHO)

(CH O)

不是同分异构体(n

6105n

6 10 5n 不等

n值由几百到几千葡 不是同系物(结构不

结构 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萄糖单元 同

相对分子质量 几万-几十万 几十万-几百万 都属于天然高分

子化合物

存在

物理性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构成细胞壁的基

物,种子或块根,谷础物质木材50%,存在方式不同

类中含淀粉较多大米棉花92%-95%

80%,小麦70%

白色,无味,固态白色,无味,具有粉末,不溶于冷纤维状固体,不溶水,在热水中发生于水,也不溶于一糊化作用般有机溶剂

二、实验探究

淀粉水解:

实验用品:0.5g淀粉4mL20%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银氨溶液 碘水

〔实验1〕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

的HSO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

2

HSO

4

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

2 4

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

无银镜出现。

实验现象与结论

实验用品:0.5g淀粉 唾液 新制氢氧化铜

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加入少许唾液加热,在水解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观察现象。

现象:有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结论:说明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

纤维素水解

实验用品:棉花 浓硫酸 CuSO

4

溶液 过量NaOH溶液

〔实验2〕把一小团棉花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浓硫酸,用玻璃棒把

棉花捣成糊状。小火微热,使之成为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溶液,

4

并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沉淀。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2

现象:用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结论:纤维素已水解,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三、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淀粉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遇碘单质变蓝

[导入]最常用的鉴定淀粉的简便方法,就是遇碘后变为蓝色。为什么?

[分析]这是由于直链淀粉形成一个螺旋后,中间的隧道恰好可以装入碘的分子形成一个蓝色的络合物。这个情形可用图21-2来表示。

水解反应:

(CHO)+nHO→nCHO

(葡萄糖)

6105n 2 6126

用途: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也是人体的能源之一。

2.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课本实验1、2]

(1)水解反应:(CHO)+nHO→nC

6105n 2

6

HO(葡萄糖)

126

(2)制人造丝:

纤维素不溶于水,因此分子中虽有很多的羟基,但并无甜味。它可溶于Schweitzer溶液(硫酸铜在20%的氨水溶液),分子中的羟基形成一个铜氨络合物:

这个络合物遇酸后即被分解、原来的纤维素又沉淀下来。人造丝就是利用这个性质制造的。

用途:纺织、造纸、制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等。

[拓展视野]

资料:

资料: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宇宙中唯一带正电

荷的动物纤维素,其学名为β-(1-4)—2—乙酰氨基葡萄糖,它的花名很多,甲壳质、甲壳胺、几丁聚糖、壳糖胺等多种名称。人们最熟知的名称是甲壳素(几丁聚糖),它也就是被营养学家誉为“人

体第六生命要素”的重要物质。

1、文明社会是甲壳质、几丁聚糖缺乏症候群的时代

已有数年,因注重农产品的产量,以致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但以前的人从不曾用过农药,只使用粪肥培育植物。

如不施用农药,植物就能充分吸收到甲壳质-几丁聚糖。以前不管益虫、害虫,到处都有昆虫类,而昆虫一向喜欢停留在植物上面。植物大都能从其表面分泌出消化酶,一旦昆虫停留在上面,虽然只有极微小的接触,但接触到植物的部位(如脚部等),将为消化酶所溶化,其成分由植物吸收。

那些昆虫表皮成分的三分之一是甲壳质-几丁聚糖,植物就以这种方式吸收甲壳质-几丁聚糖。植物凭着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