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卡通移动票卡技术规范+第3部分:近场支付编制说明.pdf

交通一卡通移动票卡技术规范+第3部分:近场支付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一卡通移动票卡技术规范

第3部分:近场支付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目录

一、工作简况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5

三、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或预期效果11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12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13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3

七、标准过渡期的建议13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3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3

1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交科技函〔2023〕366号),修订《交通一卡通移动票卡技术规范第3部分:

近场支付》(计划号:JT2023-48)。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交

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归口,中国交通

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主要修订工作,执行周期12个

月。

(二)主要工作过程

1.研究立项阶段

JT/T1059—2016《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统一了交通一

卡通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标准和使用场景,实现了手机NFC虚拟卡应用

空中下载、开卡、系统结算、自动收费。标准的发布实施推进了“一卡通”互联

互通信息化快速发展,同时对于方便公众绿色出行,缓解零钞短缺问题起到了指

导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扫码支付、生物识别支付、数字货币等新的移动支付技

术不断涌现,现行标准已不能很好地反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交通领域

应用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所以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更新和增加相应的技术内

容和指标,来适应新技术发展和应用要求。系列标准2021年的集中复审结论为

修订。

2022年,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交通一

卡通行业内相关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组,在标准实施工作基础上,编写形成JT/T

1059.3—2016《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3部分:近场支付》修订草案,

通过标委会审查,成功申报202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项目,2023

年7月正式下达计划。

1

2.起草阶段

2023年8月~10月,起草组组织交通一卡通行业内相关运营企业和生产企

业召开了多次标准修订技术研讨会,收集、讨论标准修订意见和建议,并分配修

订工作任务。在此工作基础上,起草组整理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提交标委

会秘书处。秘书处审核了标准的各项内容,提出了有关修改建议。起草组根据意

见完善了标准内容,形成了正式的标准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内容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交联互通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奥奈克

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民卡有限公司、广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广东岭南

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

江苏公共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江西智慧云测安全检测

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公司、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宁波市民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

冠智能卡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见表1。

表1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序号姓名单位主要工作

修订工作总负责,组织制定工作思路、框架、内

容、依据等;组织开展调研、座谈、意见征求、

北京中交金卡科技

1张淳标准修改等工作,把控工作进度和质量。牵头标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