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4).pptx

必修四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4).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单元知识体系;《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考向分析:

1、在高考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考点几乎每年都考。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均有所涉及。既有对实践决定认识的综合考查,也有分别考查“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等具体角度的。备考时,学生必须透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

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是重中之重。主要围绕真理的含义、特征,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方法论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在高考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该考点题目设置常结合社会现实材料来创设情境,生活化、趣味化、热点化趋向加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更加突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两个阶段(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温馨提示】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误之分。

2.事物的现象≠感性认识;

事物的本质≠理性认识。

现象与本质是任何事物所客观拥有的,它们都属于物质范畴;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是认识,当属意识范畴。

3.不能认为感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4.不能认为理性认识始终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5.不能认为认识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是同一回事。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理性认识)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指导人们改造世界);2.实践;(3)基本特点:;【知识归纳】实践的含义、特点;(2021.山东卷)◆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从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是中国共产党追逐梦想、砥砺前行,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无不暗示着: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

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走过赣水闽山的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忍饥挨饿、缺吃少穿,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栉风沐雨,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了震憾世界的中国奇迹。今日之中国正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巍然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方志敏的憧憬和遗愿正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现在眼前。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

“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6分)。;【参考答案】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1分)中国梦必须通过奋斗才能从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1分)

②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分)今天的盛世中国和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接续奋斗的结果。新一代的青年人要在前人实践创造的既有成果基础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分);;误区警示:;【运用及判断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首先要在材料中找到相关的动词:

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

②其次再在材料中找如下内容:

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认识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以上四点不一定都能找齐,可以是其中之一,可以是两点或三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知识梳理;真题演练;真题演练;考点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特别提醒: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1.真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为谬误。;①真理的条件性相对于适用条件和范围,强调横向变化(→强调空间维度、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比如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移植到别的国家未必适用,可能遭遇水土不服,这就是真理的条件性)。

②真理的具体性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变化(→强调时间维度、从历史到今天,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