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二十四节气文化墙解说词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1、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大多集中在
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根据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作为依
据建立起来的。
2、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者中有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之
后,根据月初、月中日月的运行场所、天气和动植物的成长等自然现象,
利用关系,将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并且每等分取一个独特的名字,这是
二十四节气。
3、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12月纪”中,有立春、春分、立
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8个节气名称,这8个节气是二十
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换,明确划分了一年的4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二、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解读:即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
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
四、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
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
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
度,因此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五、部分节气故事与习俗
1、立春的简介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
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的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
习俗等。
古时,“打牛”仪式是由县府执行。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县
城东门外前,称为“立牛”,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做
“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个假人“耕夫”被
称作“芒神”。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备耕;“耕
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人牛并行,则春令适中。
立春日当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
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
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
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据
说当天如天晴,万民高兴;若天明遇雨,则表示晦气不利,预示这一年年
景不佳。
2、冬至的简介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家境贫富,饺子是必不
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
俗的由来,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
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
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
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
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
“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
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
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六、二十四节气的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年强化训练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七下数学第一章 平行线 尖子生测试卷1(解析版).pdf
-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023年】.pdf
- 2023年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2).pdf
-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应用指南》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pdf
- 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活动方案.pdf
- 张北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pdf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2022新物理课程标准教研记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