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如果要浓缩河流和人类漫长的历史,把它们编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我会这么讲: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滴滴雨水凝聚在一起,降落在地上,塑造了地表的样貌。数百万年来,流水雕刻出了山峦,搬运着泥土。河流从陆地发源,流入大海,塑造出了宽阔的河谷平原,那里充满了肥沃的冲积土壤。游牧民族先发现了这些河谷,开始学着耕种,相互协作,在同一个地方定居。河流就成了维系他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有了河流,食物的盈余变多了,社会也愈加复杂,层级愈加分明。人们开始支持并鼓励那些愿意探寻自然世界的思想者。哲学、法律、工程和科学的最初尝试因而出现。人们学知识,做买卖,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庞大。

我们利用河流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河流变成了我们通行的管道和重新探索大陆的方式。我们建立了新的殖民地,文化和语言也因而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人口扩大,死亡的数字也在增长,因为洪水时不时会夺走生命,并以难以预料的方式震荡着我们的政治体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里,河流成了左右战事的计谋策略,也是判定领土边界的仲裁标准。

我们的技术进步了,学会了如何利用河流,满足工业所需,继而建造了水车、制革厂和纺织厂。河流带来了电力,冲走了污水,协助我们的经济迈入工业化。它们运输集装箱和交易船只,我们挖了河道——运河——来将它们连在一起。

后来,我们的技术力量有了巨大提升。我们学着大范围地驯服河水,不惜拉远与河水之间的距离。我们通过建造巨大的水库来吸纳河水,将原本寸草不生的干旱之地变成了可以耕种的农田。这些大坝像是希腊神话中的丰饶之角,给我们带来了水源、电力和城镇。大坝的水源非常宝贵,这促使不同地区达成新的合作协定,也为了跨境河流而形成共同管治。

随着我们越来越富裕,对污染的容忍度也减弱了。那些被污染了的水路,原本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情有可原的。后来有了新的法律条文,遏制污水排放。这些河流随之也被重新修复了,我们发现河流很灵活,适应力很强。

河流的故事讲到了现在。我们如有神助,可以搬运土壤,也有了充足的工程知识,可以将河流改道的规模扩大到惊人的程度。全球人口最多的两大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水源供应危机,正在推进有史以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虽然河流的健康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事,但它们所承受的生态重压并未消减。我们在建造新的传感器、卫星和模型,以便更好地了解河流,监控它们的状态。新的技术或许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有效利用河流的能量。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向大城市迁徙,日益沉浸在数字世界当中,自然世界逐渐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人类的大脑和生理状况还没有跟上现在环境的变化。接触自然依然有益于人体健康。我们再一次意识到,那些河流环绕在日益坚固的城市周围,依然在那里流淌着。

它们总是在那里,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不断变换着样貌,伴随着我们发展的每一步。我们就像是在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里长大的孩子,所求所需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河流的馈赠也在跟着改变。我们索求的东西变了,但与河流的依存关系却始终如一。河流流淌着,已经历经了几百个世代。和希尔弗斯坦笔下最终因被过度索求而枯萎的苹采树桩不同,只要我们创造机会,河流就依然可以重生。河流可以是永不停歇,永不衰朽的。尼罗河丈量仪是古代河流知识的来源,被法老们用来征税、维系社会运转,就在今日尼罗河塔的下游。尼罗河总是为埃及人带来馈赠,先是泥土肥沃的农田和灌溉水源,继而是阿斯旺大坝的能源,如今则是开罗市中心河滨沿岸的高档地产。???

从城邦的创立到整个星球的探索,从领土的纷争到城市的出现,从能源的获取到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从促进合作、环保和技术的发展,再到为数十亿人营造自然空间,河流始终在那里。

(摘编自劳伦斯·C·史密斯《河流是部文明史》)

材料二

从最早的人开始,要生存就需要有基本的水量。在尚未具备生产能力时,人只能通过采集或狩猎获得植物、动物或某些天然物质为自己提供食物,而这些动物、植物的生存同样离不开水。所以一个人类群体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水量,远远超过他们自己的饮水量,因为这些动物、植物需要更多的水量。正因为如此,最早的人群不得不走出非洲,走出东非大裂谷这个人类最主要的发祥地。如果人类还有其他起源,那么那里形成的人与水的关系也并无二致。

人类获得水的途径很多,但利用天然水体的水是最普遍、最有效、最便利的办法,其中河流具有最大的优势。一条水量充足、径流较长、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就能满足一个较大的人类群体对水的需求。当然,一个同等水量的湖泊也可满足同样数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