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国学培优工程.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商道精英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青少年国学启智培优

心灵成长护航工程实践探索报告

项目实践单位:

惠州市孝亲尊师志愿者服务队

惠州博罗福田孝亲尊师公益协会

项目发起单位:中华文促会文化与资本研究发展中心

一、项目介绍

1.项目概念

中国青少年国学启智培优主要是指13-16的青春期孩子,这个阶段

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

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趋成熟。16周岁后,个体的人格基本稳定,

不会发生太大改变。所以专家认为,13-16周岁是接受“心灵成长护航”

的最佳年龄段。这段年龄处于青春成长期,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重要的

转折期,

在“1316工程公益项目”中,接受教育的不仅仅是孩子,还包括

他们的家长。甚至可以说,家长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与孩子同样重要。家

长学习圣贤教育知识并了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有利于改变自身的错误

教育观念,极大地增进孩子的心智健康水平。

青少年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全社会最棘手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厌

学学生,我们能为这些迷茫的少年做一些什么?这个群体孩子3——5

年就要步入社会,如果在初中这几年不能给孩子“导入正道”,这些孩

子很容易成为“不能让父母放心”孩子,成为家庭的负担、社会的负担。

在孩子步入青春期的初中几年,如果孩子对课本知识实在学不进去,我

们就引导孩子来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孩子即使没有考上高中、大

学,也没有关系。培养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培养一个敢于承担现在和

未来责任的人,是我们“国学培优”公益项目愿望。

目前福田镇中学“国学培优”从10月12日全面启动,我们义工老

师利用周六、日时间给全体在校学生分批进行国学轮训。通过轮训“启

动学生孝心、净化孩子心灵”,通过轮训由学生自由申请参加“学校的

国学培优班”,“国学培优班”每周2节课,通过每周学习让孩子了解“做

人处事”的智慧,每周六、日组织“德育力行”活动,培养为别人付出

的爱心、慈悲心,从而开启孩子幸福美满的一生。

2.项目背景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正处于个人意识、各种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

段。但是由于他们的分析能力较低,自治自控能力较差,心理状态极不

稳定。面对日益增多的学习压力及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诸多因素,很容

易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任其发展

下去,就会成为危及他们身心发展的“定时炸弹”。

据有关部门调查,当今青少年存在心理异常、人格扭曲等现象日益

增多。光在网络和电视上曝光的发生在学校里的各种恶性事件也让家长

和老师们担忧。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已经向全

社会敲醒了警钟,关爱孩子,从关注他们的心理道德素养开始!

3.项目意义

全面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我国现实教育

对此十分麻木,许多人仍沉湎于习惯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天天围绕升学

圈子转,其结果造成学生厌学、惧学、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了挫折、缺

乏独立生活能力等,甚至者患有神经症与精神疾病。据有关心理调查表

明:中学生存在心理困难人数约为20%,小学生约为10%。因此,把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家庭和学校的议事日程,已是刻不容缓。

道德素养教育不仅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石,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归

宿。它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面向未来的人才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1)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

道德素养教育的实施,可使青少年心理发展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

使其从能正确认识自己,主动接受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有良好的道德

和正确的思想观念。

(2)可开发思维能力

按照孩子成长发展规律,发现孩子智慧的闪光点,捕捉住智力发展

的关键期,启迪他们的创造思维。尤其是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

智力发展,如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动机、健康而稳定的

情感、坚定的意志、健全的个性等都能促进智力发展,使之走上成功之

路。

(3)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

道德素养教育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增进身心健康。研究表明,

人在剧烈紧张情绪状态下,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消化停止,持续时间

过久会导致人体某此器官和组织陷于不正常活动状态。而活泼开朗、乐

观豁达等心理活动可使人的大脑皮层得到积极休

文档评论(0)

184****89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