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及特点:.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及特点: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

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

学反应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

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燃油燃气锅炉投入使用。国家新

出台的节能政策和标准对节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油气资源的日趋紧缺,提高锅炉的效率

日趋迫切。其中利用锅炉排烟余热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多数锅炉的排烟温度在200℃左右,

通过回收排烟的余热降低排烟温度,甚至回收烟气中水蒸气的气化潜热,可以提高锅炉效率

5~15%,节约效益相当显著,同时也改变了大气环境。

柴油机的余热利用工程:

在发电机组工作时,柴油机会产生大量热能,这些热能主要是指柴油机的冷却液余热和

排气余热两部分。一般情况下,用户并没有利用这两部分热能而白白浪费掉。本公司根据柴

油发电机组的各种运行参数,研究.开发.生产出各种不同型号的余热利用设备,能充分利用

柴油的这两部分热能,同时又不会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该系统有如下特点:

1.同一发电机组上,冷却液余热和排气可分开利用也可同时利用。

2.该余热利用系统对水温水位实行代电子自动控制。

3.主用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可自动转换,不会影响柴油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确保全

天候供应生活热水。

4.利用冷却液优缺点:

1)以去掉冷水箱风扇,节约能量5-10%,降低噪音10分贝左右。

2)能有效地控制发电机冷却液温度在75-85摄氏度之间的最佳水温范围,降低发电

机组运行成本,延长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3)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

5.利用排气余热优缺点:

1)不仅可以生产热水,还可以生产开水。

2)一次性投资较少。

3)缺点是由于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循环热水渗漏到排烟管中进入发动机内部,严重

损坏发动机。

燃气发电余热利用

目前燃料的能量只有约35%被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约有30%随废气排出,25%

被发动机冷却水带走,通过机身散发等其它损失约占10%左右,废气和换热器损失

的功率比有用功还多。

在我国,目前占燃气发动机燃料近55%热值的废气和冷却水余热资源基本上被

白白浪费掉,发动机余热利用技术的就是来实现将原本白白浪费掉的热资源充分利

用的系统。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制冷和采暖越来越普及,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同时

发动机余热资源目前没有得到综合利用,燃油、燃气及电热锅炉和中央空调在广泛

使用,消耗了大量能源。根据发动机余热利用现状,我公司发挥信息和技术优势,

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燃气机余热利用中央空调,用于我公司办公大楼和会议室的

热电联供。

在燃气机组发电的同时,以机组废气的热量为能源,烟气通过特制的热交换系

统加热介质水,使水温达到规定温度,通过溴化锂冷水机组制冷或制热,通过风机

盘管空调器给房间制冷或供热。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

推广应用范围

1、办公大楼、宾馆、商场的热电联供制冷、供热系统。

2、利用燃气发电站余热资源为联合站加热原油。

3、钻井队利用柴油发电机余热资源供暖和加热设备;

概括的来说,凡是需要热能并且已有机组或燃气资源丰富的地方都可以推广

应用。

发动机的废气余热利用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科技领域,是发展的必然趋

势,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技术,提高水平,多与广大用户交流

和学习,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扩大应用范围,以使其扩展到更宽的领域,更好的

为用户服务,使用户达到收益最大化。

燃气发电站及其余热利用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同

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环境污染的加剧与能源危机的出现,燃烧柴油和汽油造成了

石油资源的严重短缺,同时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

物约1.5亿吨,占大气中同类污染物的55%以上。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

下,寻找代用能源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代用燃料是以天然

气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燃料。

天然气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燃料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