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阅读理解之课外文言文专项(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专题08 阅读理解之课外文言文专项(原卷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

专题08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原卷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俱乘船避难??俱:?????(2)王欲舍所携人??舍: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文:

3.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

【注】①第:只管。②鬻(yù):卖。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6.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傅修期为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有删改)

【注释】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能手执鞍桥????????执: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书: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傅修期为长史,虽威仪不足,而文武有余矣。

9.傅永为什么能发奋读书?傅永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清端公成龙令①罗城,拊循残氓②,悉除诸禁,诚意感人,民皆以田赋亲输清端手。清端居罗城久,从仆或散去或死,罗人益怜之,每晨夕,集问安否,间敛金钱跪进,云:“知阿耶③清苦,我曹供些少盐米费耳。”笑谢曰:“我一人,何须如许物,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如我受也。”民怏怏持去。比迁知合州,罗民遮道呼号曰:“耶今去,我侪④无天矣。”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改)

【注释】①令:县级地方行政长官。②拊(fǔ)循残氓(méng):安抚幸存的百姓。③阿耶:“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前面,“阿耶”同“阿爷”。④我侪(chái):我辈。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悉除诸禁??????????悉:

(2)罗人益怜之????????益: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奉汝父母,如我受也。

12.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于成龙离开的时候百姓“遮道呼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子仪与李光弼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④,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⑤妻子。”子仪趋⑥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⑦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⑧猜忌。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郭子仪、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②牙将:副将。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④见诛:被杀。⑤贷:宽恕、宽免。⑥趋:快步走,表示恭敬。⑦仆:用作自己称呼自己的谦词,我。⑧无纤毫:一点也没有。纤毫,极细微。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初:

(2)遂同破贼??????????????????????????????遂: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

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郭子仪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访戴

刘义庆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