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历史202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答案(2).docx

8历史202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答案(2).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B

B

D

B

A

B

A

C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A

C

C

B

A

C

A

A

A

A

二、非选择题(52分)

1.【答案】(20分)

(1)投资流向:购买土地;经营高额回报的垄断性商业(或从事盐、铜等最有利于可图的行业);投放高利贷;买官。(1分1点,共4分)

主要原因:地租剥削的稳定性(土地的收益比较稳定或土地是恒产);获取高额回报的企图;政府抑商政策的影响;当官的社会地位高及官僚体系的腐败。(1分1点,共4分)

(2)表现:商业门类齐全,分工较细;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及货物转运中心(或进出口贸易或国内贸易的中转中心);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纷纷出现;商品种类丰富。(3分,答对3点即可)

影响:破坏了自然经济;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深经济的半殖民化;促进区域市场成长;助力民族工业发展。(3分,答对3点即可)

(3)特点:强调计划性;服务于发展生产;总量猛增,结构上弱化对美国的贸易,强化对苏联贸易(或贸易结构的变化)。(1分1点,共3分)

历史背景:新中国初期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封锁政策;新中国确立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3分,答对3点即可)

2.【答案】(18分)

(1)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制下地方有部分权力);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维护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利益;重视运用法律加强社会治理;有种族歧视色彩。(2分一点,共6分,答对3点即可)

(2)状况:南北双方矛盾重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联邦体制存在弊端(1787年宪法存在弊端);存在种族歧视情况。(2分一点,共6分,答对3点即可)

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埋下内战隐患;维护了黑人奴隶制,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发展;激发黑人民权意识,推动争取公民权的斗争;引发民众对美国民主体制的反思。(2分一点,共6分,答对3点即可)

3.【答案】(14分)

示例:运河兴衰折射出近代中英两国不同的历史走向

京杭大运河临清段繁盛于明朝至清朝前期,其兴盛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及其社会治理水平,适应了南粮北运的需要,带动了沿线城镇的繁荣。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由于黄河决溢频繁、朝政腐败、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等原因,大运河临清段逐渐淤塞,折射了封建王朝走向没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传统的农业文明也受到来自工业文明的挑战。

英国近代的运河适应并助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动力技术的革新导致对煤炭的需求最剧增,工业品的运输需求也大大增加。英国运河体系的兴建满足了工业革命对燃料的需求,为工业革命提供条件,适应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运河兴衰折射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透过运河变化情况可以看到近代中英两国不同的历史走向。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