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游记.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北京颐和园游记

芁2008-07-31··

蒈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天时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阳光将所有的光芒,一丝不落

的透过大气层,撒在金秋的古都-北京.在阳光的照射下,刚刚修复一新的颐和园佛香阁

显得更加金壁辉黄,庄严肃穆!

蒅站在昆明湖的东岸向西望去,俨然就是西湖的苏堤,六桥影影绰绰的出没在随风舞动的

柳枝之中.后面是玉泉山的宝塔和香山,一片青黛之色.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浓,有的

淡,似是一幅泼墨山水画,浓重而不失淡雅,远远望去叫人心旷神怡,几致物我两忘.妄

想着超凡脱俗云顶升仙!

螁进入新建宫门的第一眼,就是卧在岸边的铜牛.关于铜牛,有人说从上古大禹治水之时,

凡治水患成功的地方,都要立铁牛以记之.从牛背上的"金牛铭"中,也可看到乾隆帝的

记述.而且古代但凡有津渡之处,必有牛为镇物.例如山西陕西交界处的蒲口渡,旧曾在

河的两岸分别出土过两对唐代铁牛.但此说不通之处在于:大禹时期连青铜还上未大量开

采冶炼,如何就有了铁牛了呢?可见此为杜撰了!但更可笑的是我们的乾隆帝竟也被蒙骗

了,其附庸风雅的程度也可见一斑啦!但铜牛可预知水患的用途确是不假.通过昆明湖而

进入城中的水大都在北京城的西北方,而北京的地形就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昆明湖的

水,一旦达到铜牛的高度,北京的防汛工作就要进入警戒状态了!

肁一九OO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英国军队得知颐和园有头金牛,于是派人到园中来取,谁

知用刺刀一砍才知道是铜做的,于是败兴而回.其实在中国,金与铜在古代都被称为

金.几个英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再加上汉奸又是个二百五,所以,铜牛才能保存至今,

设想如果英国兵不用刺刀砍而是直接运走,那我们今天就看不到原物了!

芅铜牛以北,是现金保存最大的观景亭-廓如亭也叫八方亭.它除了大以外的另一个特点

就是内部上方四周有八块匾额,上面是汉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段落,现在除了用望

远镜,大概是无法看清上面的东西了!这也许就是皇家园林的气魄吧!

薄十七孔桥是连接廓如亭和南湖岛的一条玉带.是仿照芦沟桥而建造的,但又与之不

同.人都说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但十七孔桥的狮子却是可以数清的.我没数过,但数过

的人告诉我有五百多只.(其实是544只,来之前我做过功课的)

膁没上南湖岛,就沿着东岸向北走去.一路上,秋风怒号之声令人惊心动魄,想起“八月秋

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诗句。所以没有时间欣赏经过的文昌阁(里面贡的是文昌帝

君)和知春亭,因为丝毫感觉不到春的温暖,只有风卷着浪拍打在岸边的石壁上,然后再

裂开变成无数个小浪花飞溅出去,不禁使人想起苏轼的名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一路被风吹的七零八落这才到达一处可以避风观景的地方“玉澜堂”。

螂说起“玉澜堂”我一开始以为是慈禧太后的园居之所,因为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慈禧的小

名就叫玉兰呐!没想到是光绪皇帝这个倒霉蛋住的地方。院内除了正房还有的看之外,两

侧的厢房里,都用砖墙砌着,到后院的墙也是清代灭亡后,为了大众参观方便,才被拆掉

的。戊戌变法失败后,除了中南海的瀛台,就是这里软禁过光绪皇帝了。

莇“宜芸馆”是皇后居住的地方,隆裕太后和珍妃,谨妃都在此居住过。一进门,两边的墙上

均有石刻,都是乾隆帝的御笔亲题。我也好书法,看过一些乾隆的字,他的笔法应该是学

王羲之,赵孟艴的,端庄清秀,匀称适中,但拍卖市场的价位并不高。因为他太爱写字了,

以至于传世的书做很多,一多了自然就不值什么了。他的祖父康熙帝的字虽不及他,但是

少,少自然就值钱了!

羆穿过“宜芸馆”,往左手边一拐,就直接到达“乐寿堂”了,这里曾是慈禧太后园居的地方。

院中有一块颐和园有名的“青芝岫”又叫“败家石”。据说是乾隆从半路上捡回来的,明代一位

叫米万钟的大臣遗弃的石头。听说当时此石进入院中,由于个头太大,将本已建好的“水木

自亲”门又拆了,这才进来。弄的乾隆的母亲-钮钴碌氏很不高兴,让乾隆给扔了。但是费

了那么大劲运进来的东西再扔了,太为难乾隆了。于是他向身边的刘庸递了个眼色,刘庸

会意,便说此石酷似灵芝,明代的米万钟因不配拥有此石,致使败家。如今此石已到园中,

说明它确实是为太后而来。乾隆也在一旁随声附和,亲自为它起名“青芝岫”,并写了几首

御制诗来为它正名,现在还留在上面。

袄“乐寿堂”前,两边各排列着铜制的“梅花鹿”,“仙鹤”和“玉壶春瓶”。听一旁的导游讲,这叫

“六合太平”,鹿的谐音是六,鹤的谐音是合,瓶子自然是太平了。还有什么“玉堂富贵”;

“探海灯杆”和电话所什么的。

芈出了“乐寿堂”是一间过院,正对着的是“邀月门”,进了“邀月门”就到了举世闻名的“长廊”。

在来游览之前做准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