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思想巨擘

不同文明诞生了一系列思想巨擘,他们或思考治理国家的方式,或探究人与人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财富。

某校历史学社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主题探究。

活动准备:四位思想巨擘的图片

图一:孔子(画像)

图二:苏格拉底(雕塑)

图三:佛教创始人悉达多(壁画)

图四:卢梭(油画)

(1)活动一:将上述思想巨擘所处的文明定位于下列地图中相应位置。

(2)活动二:同学们以老胶片形式呈现了人物所处时空环境的片段,依据设定的身份体验区域文明的多元性,完成填空。

你是孔子的学生,亲身体验了他①________的教育办学思想

你是②________城邦公民,亲见苏格拉底被投票判处死刑

你是悉达多门徒,见证了③________制度对首陀罗的压迫

你是卢梭的忠实读者,坚信④________运动思想必将实现

活动三:有同学关注到: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

(3)以上四位思想巨擘,哪三位属于这一时代?(四选三)()

A.孔子 B.苏格拉底

C.悉达多 D.卢梭

(4)“轴心时代”的这些思想巨擘,思考方向各异,思想内容各具特色,与他们所处的各自时空环境密不可分,请选择一位“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指出其代表的阶层、生存的时代背景及主要思想主张。

〖答案〗(1)A.卢梭;B.苏格拉底;C.悉达多;D.孔子。

(2)①.“有教无类”②.希腊③.种姓④.启蒙(3)ABC

(4)如孔子,孔子是懦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解析〗

小问1】

根据地图信息可知,A是法国,B是意大利,C是印度,D是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中国思想家,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家,悉达多是印度佛教创始人,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因此对应为A.卢梭;B.苏格拉底;C.悉达多;D.孔子。

【小问2】

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家;悉达多所在的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卢梭是启蒙思想家。因此〖答案〗为①“有教无类”;②希腊;③种姓;④启蒙。

【小问3】

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思想家,苏格拉底是希腊时期思想家,悉达多是古代印度思想家,符合轴心时代的时期,因此〖答案〗为ABC。

【小问4】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首先选择思想家,如选择孔子。其次,结合所学展开论述即可,如孔子是懦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2.众说汉武帝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漏积于外,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淮书》

(1)材料一描述的景象史称什么?是怎样出现的?

材料二: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改正朔,定历数,作诗乐,建封禅,绍周后,号令文章,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

(2)材料二和材料三,记述汉武帝哪些方面的事迹?

材料四: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信惑神怪,巡游无度,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资治通鉴》

(3)材料四从哪些方面批评了汉武帝?

材料五:(汉武帝诏)“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乃者贰师败,悲痛常在朕心。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

——《汉书?西域传》

(4)作为史料,材料五能对上述哪则史料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说明理由。

(5)基于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对汉武帝评价的争议?

〖答案〗(1)景象:“文景之治”。

原因:汉初统治集团吸取奉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事迹:与匈奴和亲,互市贸易;尊崇儒术,兴办太学。

(3)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大兴土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