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精品解析: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年级11月份历史学科月考试题

2024.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指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国家的出现一般被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中华文明已产生的最有力证据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各墓葬的随葬品差别不大 B.仰韶文化出土彩绘陶器

C.良渚遗址主要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 D.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2.自春秋、战国经秦至西汉前期(武帝以前),士人一直为游士,其社会角色游移不定。自汉武帝时始,“游士”逐渐成为“儒士”,到东汉前期最终演变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士大夫”。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 B.大一统政局的形成发展

C.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D.选官用人标准发生转变

3.西汉至西晋,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始终位于临淄。自东晋开始,逐渐转移到青州。宋金元时代济南城的发展令人瞩目,明洪武九年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迁至济南。由此可知,统治者在行政上对济南中心城市地位予以最终确认的主要原因在于()

A.适应山东经济重心西移的趋势 B.元代重新开通京杭大运河

C.便于行政治理和中央有效管理 D.推动区域间统一协调发展

4.宋代官民服饰有着严格等级区别,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穿黑色衣服。在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甚至“巧制新妆,竞夸华丽”。上述材料可佐证宋代()

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理学思想渗透基层社会

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D.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等级

5.如图方向示意图,描绘的是清代前期()

A.高产作物推广 B.国内人口迁移 C.粮食区域运输 D.商帮长途贩运

6.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指出一味强调陆守,以守为战,“譬如两人对弈,人行两步,而我行一步,其胜负尚待问乎?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这表明林则徐()

A.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B.摒弃了夷夏观念

C.呼吁应对边疆危机 D.萌发了海防意识

7.1919年8月,孙中山创办《建设》杂志,该刊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阐释孙中山国家经济建设思想;二是刊载了阐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论著,如恩格斯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三是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如主张破除迷信等。这反映孙中山()

A.旨在扩大该党派的影响力 B.认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C.认识到吸收新思想的必要 D.认识到大众思想启蒙的必要

8.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一切工作以争取军事胜利为主要目标。1927年9月,“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这一过程表明()

A.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制度化 B.党在斗争中日益成熟

C.军队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D.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9.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共产主义是在革命发展的将来阶段实行的,共产主义者在现在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这反映了()

A.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 D.共产党政策的灵活性

10.下表为1949—1952年东北地区推广新式农具时的若干现象。这反映出()

现象1

尚志县北川村的3户单干户贷到新式农具后便自发组织起来共同耕种,他们说:“我要单干没工夫侍弄。这点地用新农具不值当。现在大家搭伙了”。

现象2

克山县民主村刘东海小组没有铲蹚机,怕天早没活做,下雨铲不过来,小组散2了伙,各干各的,小组负责人刘东海表示:“来年说什么也得弄两台铲蹚机。若不小组都没法领导了。

现象3

海伦县十七区禄生村王永珍互助组为了使用新式农具,由6户增加到11户。

A.农业机械化初步实现 B.农民积极响应新中国土地改革

C.社会主义改造经历曲折 D.生产力提高促进生产关系变革

11.1155年,法国国王路易七世颁发给洛里斯城市的特许状规定:洛里斯居民无需交纳入籍税、食物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