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挑战与对策.doc

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挑战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挑战与对策

纵观历史,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生产力飞跃都离不开颠覆性技术的有力推动。当前,面对世纪变局,世界科技强国和产业巨头都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抓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期引领新一轮的经济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培育新质生产力,赢得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就迫切需要厘清颠覆性技术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认识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挑战与对策。

一、以颠覆性技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颠覆性技术是指以意想不到方式取代现有主流技术的技术,它是当下的边缘力量,未来的主流技术。它有三大特征:一是归零效应,即有强大的破坏性,使现有的投资、人才、技术、产业、规则“归零”;二是重塑格局,即影响足够大,引发战略性的、全局性的、体系性的变革,使现有的力量结构、基础以及能力平衡发生根本性改变;三是未来主流,即能替代现有主流技术,定义新规则,创造新产业、投资、就业,催生新的价值体系。总之,颠覆性技术能以革命性方式重构应用领域的体系和秩序,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力量。颠覆性技术创新指那些创造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产品或商业模式,从而使原有的创新被替代、破坏的技术创新,或者是那些能够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产品或服务、开辟全新领域的技术创新(李晓华,2023),其核心是颠覆性技术。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本质是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代际”飞跃特征的新能级生产力(万劲波,2024)。尽管延续性的增量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质的跃升,实现这一跃升是增量型的技术创新所不能达到的(李晓华,2024),新质生产力需要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

颠覆性技术通过替代主流技术,推动现有技术体系的“变轨”跃迁,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好的技术效能、更强的可持续能力。颠覆性技术使相应技术体系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都发生根本性改变,能开辟新轨道,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驱动生产力向新能级跃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曹晓阳,2024)。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彰显未来发展张力、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过程。

二、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从颠覆性技术萌芽到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开辟新的轨道,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极为漫长,需经历“从无到0”寻找新起点,到“从0到1”验证新原理,再到“从1到N”释放新价值的过程。它不是沿着固定技术轨道的线性延展,而是经历了多轮技术跨领域“汇聚—融合—试错—收敛”,需要技术与愿景、需求、应用场景的深层互动,要面对科学突破的偶然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在此进程中,如何找到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起点“0”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并且起点不同,成长路径也不相同。我们研究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基于重大科学突破,开道找“0”,培育新质生产力

许多颠覆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源自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能在性能、成本、环境友好等方面大幅超越现有技术,实现对现有技术的替代,进而创造出新的产业和价值体系,开辟新赛道,推动生产力向更高层次跃迁。如,液晶显示新科学原理的发现,推动了LCD电视的发明,进而替代了传统CRT电视,打破了原有行业的技术垄断局面,创造出新赛道,从而培育出新质生产力。科学发现虽然是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基础,但二者也并不存在连续递进的关系,从科学发现到颠覆性技术的产业转化常常有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同时,一些颠覆性的工程化技术虽然没有彻底搞清楚其内在的科学机理,但并不影响其产业化应用(李晓华,2024)。

(二)跨领域交叉应用,换道找“0”,催生新质生产力

许多颠覆性技术并不来自本领域内,而来自外部学科领域已有理论、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应用。比如,CCD(电荷耦合元件)最初是作为存储器被发明使用的,后来被用到影像领域,催生了数码相机,颠覆了胶卷相机。到了当代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特别是物质、能量、信息等基础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突破,具有强基础性、高通用性,能够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相应领域技术交叉融合,产生颠覆性效果,催生新质生产力。进入数字时代,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作用过程越来越复杂、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正在重塑众多

文档评论(0)

150****6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