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外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o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的

意义及局限性。

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

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课标要求】

2

一、武昌起义背景

①经济基础: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

发展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③群众基础: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

的反抗浪潮不断高涨。

④组织基础: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

义准备(文学会、共进会)。

⑤客观条件: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

的客观条件。

⑥清朝统治风雨飘摇,顾此失彼。

⑦参加起义的湖北新军具有革命自主精神。

保路运动: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

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清政府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随堂练习】1、(2021.湖南卷)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

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揍,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

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随堂练习】2、(2018年江苏卷)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

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随堂练习】3、(2010安徽高考)图3是辛亥革命

,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时期的漫画《葫芦尚

未捺下

【随堂练习】4、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

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琢3阏

校星为

图3

二、武昌起义的经过及结果1、“电报革命”

2、辛亥革命削弱了中央集权

1、经过:1911年10月10日至12日,武汉三镇光复。

2、结果

(1)成立湖北军政府

①采用黄帝纪元(4609年),国号“中华民国”

②性质:是一个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政权。

(2)武昌首义后,到11月下旬,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但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

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

反中央集权的。”

材料一:湖南起义成功,军政府一成立,以谭延阅为首的立宪派马上就发

起了对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革命党人的进攻。1911年10月31日,立宪派煽动暴徒将焦达峰、陈作新杀害。谭延阅被拥戴当上了都督。

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

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

材料二:《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

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

补充:革命潜伏失败危机的原因

(1)时间、国都:1912年1月1日,南京

(2)国旗: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

(3)采用公历,以民国纪年(民=公-1911)

(4)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

以16票(每省一票)隐馨孙中山为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体现了民主精神)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

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国歌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