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第6章-串行通信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程序---main(){SCON=0xf0;//串口工作于方式3,允许接收,SM2=1PCON=0x80;//SMOD=1TMOD=0x20;//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TH1=0xff;TL1=0xff;TR1=1;//启动T1while(1){while(!RI);//等待地址接收完毕RI=0;//清除接收标志位if(SBUF==ADDRESS){SM2=0;//可以接收数据帧SBUF=ADDRESS;//发送地址 while(!TI);//等待发送完毕TI=0;//清除发送标志位P1=0xa4;//显示地址信息delay();//延时while(!RI);//等待接收完毕RI=0;//清除接收标志位P0=SBUF;//显示接收信息delay();delay();//延时SM2=1;//等待接收地址帧P1=0xff;P0=0xff;//清除显示}}}9.4.4.3实验运行结果从图9-29至图9-32可见双机通信实验运行结果。图9-29甲机发送地址帧,乙机接收地址帧后准备接收数据帧图9-30甲机发送数据帧,乙机接收图9-31甲机发送地址帧,丙机接收地址帧后准备接收数据帧图9-32甲机发送数据帧,丙机接收***三、双机通信实验该实验中,单片机的串口工作于方式1下,实现的功能是甲机和乙机实现通信。为此,将甲机串口的发送端和乙机串口的接收端连接;将甲机串口的接收端和乙机串口的发送端连接。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结果,由甲机先发送“0”的显示码,乙机接收到之后,再发送“1”的显示码作为应答,甲机接收到之后,再发送“0”的显示码,如此循环下去。硬件电路以下为two_cpu_1.c源程序。//---双机通信实验---//---包含头文件---#includereg51.h//---宏定义---#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延时子程序---delay(){uintj;uchark;for(j=0;j50000;j++)for(k=0;k10;k++);}//---主程序---main(){SCON=0x50;//串口工作于方式1,允许接收PCON=0x80;//SMOD=1TMOD=0x20;//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TH1=0xff;TL1=0xff;TR1=1;//启动T1while(1){SBUF=0xc0; //发送0的显示编码while(!TI); //等待发送完毕TI=0; //清除发送标志位P0=0xc0; //显示发送信息P2=0xff; //不显示接收信息delay(); //延时while(!RI); //等待接收完毕RI=0; //清除接收标志位P2=SBUF; //显示接收信息P0=0xff; //不显示发送信息delay(); //延时}}以下为two_cpu_2.c源程序。//---双机通信实验---//---包含头文件---#includereg51.h//---宏定义---#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延时子程序---delay(){uintj;uchark;for(j=0;j50000;j++)for(k=0;k10;k++);}//---主程序---main(){SCON=0x50;//串口工作于方式1,允许接收PCON=0x80;//SMOD=1TMOD=0x20;//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TH1=0xff;TL1=0xff;TR1=1;//启动T1while(1){while(!RI); //等待接收完毕RI=0;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