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系统成灾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4

(自然灾害系统的形成);区域灾害是人地系统中的一个突出的动力学过程的产物(史培军,1991)。因此,对区域灾害形成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对人地系统动力学机制的深刻认识。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所获得的灾害案例资料不一样,对问题分析的着眼点不同,形成了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但都强调把灾害看成是一个人类开发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Burton等,1994),即将灾害作为一个典型的人地系统动力学问题(史陪军,1991)开展系统的研究(Blaikei,1994)。;2.3.4.1区域灾害系统论;巴顿——凯特——怀特的区域灾害论;模型1;模型2;巴顿——凯特——怀特的区域灾害论小结;布莱凯——坎农——戴维斯——威斯纳的区域灾害论;模型1——“压力与释放”;模型2——“途径模型”——增加减灾资源;从以上两个模型比较可知:第二个模型是第一个模型中主要因素的深入分析,即对人类脆弱性根源与致灾因子相互作用的分析,也就是对于经济和政治过程是如何产生脆弱性的理解。

它表明:要降低脆弱性,就必须改进防灾与恢复的能力。

后一模型也是对前一简单化模型的深化。;布莱凯——坎农——戴维斯——威斯纳的区域灾害论小结;两个理论的区别(优缺点);2.3.4.2成灾机制

(区域灾害的形成过程);1)区域灾害系统的基本理论;E;2)区域灾害系统的形成过程;灾害系统形成过程;B.渐发性过程(灾害生态过程);C.“小灾大害”与“安全岛和多灾岛”;D.灾害分散与转移;①致灾因子的危险性;②孕灾环境的稳定性;③承灾体的脆弱性;3)区域灾害的形成机制;区域灾害(情)形成机制框图;解读:区域灾害(情)形成过程框图;小结

文档评论(0)

djawd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