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机化学实验的考点分析及解答策略.docx

高考有机化学实验的考点分析及解答策略.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有机化学实验的考点分析及解答策略

一、高考有机化学实验的考点分析及解答策略

有机制备实验是一类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综合性实验试题。这类题型多以工业生产的真实过程为素材,题目情境新颖、信息量大,内容科学,能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考查的落脚点又是高中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很好地考察学生对考试大纲的接受、吸收及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不过如果能对基本的化学制备及净化原理理解,灵活运用,解决此类问题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1、有机制备实验的考査方式

要通过选择正确的制备路线和合适的反应装置来制备合成。

由于制备的物质往往是混有过量的反应物及副产物的混合物,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手段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

2、有机制备实验往往包括两个过程:制备合成和分离纯化。

(1)制备合成过程:

①反应原理:合成路线的选择与评价,可能的副反应控制;

②反应装置:仪器的选择、识别,装置作用分析;

③操作顺序:如加料顺序、点火加热顺序、反应条件的控制等。

(2)分离提纯过程:

①分析杂质:产生原理及可能混有的杂质;

②除杂试剂:所加试剂的作用及目的;

③除杂方法:操作顺序、注意事项等细节等。

④产品检验:对产品进行产率的计算、是纯度的测定等。

二、有机制备实验的应对策略

1.了解有机物制备合成的常见实验装置

①发生装置:若所制备的是气体物质,就选用气体发生装置;

②固体或液体物质装置:则需要根据反应条件、反应原料和反应产物的性质等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

如根据反应产物与反应原料的沸点差异,制备装置可以分为两类:

蒸馏装置:一般产物的沸点明显低于反应原料的沸点,可选择蒸馏装置。

如乙酸乙酯的制备,及时地将产物蒸出有利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髙产率;

回流装置:如果产物的沸点高于反应原料的沸点,则多采用回流装置。

如硝基苯的制备,因为有机制备实验往往反应时间长,反应原料易挥发,采用回流装置能减少原料的损失。

装置主要由反应容器和冷凝(管)装置组成。

反应容器:圆底烧瓶、双颈烧瓶或三颈烧瓶等。

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和空气冷凝管。

使用时需要根据用途及反应混合物的沸点高低来选择。

蒸馏:多用直形冷凝管,但当被加热的液体沸点髙于140℃时,可选用空气冷凝管,以免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玻璃温差大而炸裂。

回流:多选用球形冷凝管,其受热面积大,冷凝效果好。若被加热的液体沸点很低或其中有毒性较大的物质时,则可选用蛇形冷凝管,以提高冷却效率。

此外,根据反应的不同,还可在反应容器上装配其他仪器。

如温度计、搅拌器、滴加液体的分液漏斗(或恒压滴液漏斗)、干燥管、分水器等,如果反应中有气体生成,还必须有气体吸收装置。

2.掌握有机物分离提纯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分析产品中的杂质:

①分析杂质:

制得的产品中的杂质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包括催化剂;二是生成物中除产物外的其他物质;三是副反应产物。

②液体产物的纯化:

粗分离:

液体产品的提纯往往包括粗分离和精分离两个提纯过程。在粗分离过程中,通常是三个步骤:

第一步水洗,目的是洗去大部分易溶于水的杂质;

第二步无机试剂洗涤,目的是洗去容易与无机试剂反应的杂质,如乙酸乙酯的制备中用饱和如Na2CO3溶液洗去乙酸,制取溴苯后加NaOH溶液洗去液溴等;

第三步再水洗,洗去第二步中加入的无机试剂。每一次洗涤后均需分液。

精分离:

一般是在粗分离后,向粗产品中先加干燥剂除去微量水,再蒸馏,收集温度为产物沸点的馏分,即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

③固体产物的纯化:

固体粗产物可用过滤、重结晶等方法来精制。

要注意掌握并运用过滤、分液、蒸馏、重结晶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

④计算产率及对实验分析评价的方法:

在计算时,要判断过量与不足,应用不足量的反应物的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出产物的理论产量: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进行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反应原理:

若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成产物;

若有副反应,一部分原料消耗在副反应中。

②实验操作:

在制备反应中,若反应时间不足、温度控制不好或搅拌不够充分等都会引起实验产率降低;

此外,分离和提纯过程中也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

三、有关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1、有机化学反应加热方法:

一般不采用明火直接加热,许多有机物易挥发、易燃,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另外仪器也容易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如果要控制加热的温度,增大受热面积,使反应物质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分解,常采用减压蒸馏、或回流,但低沸点易燃物等不适用,最好用适当的热浴加热。

(1)水浴:适用于加热温度不超过100℃的反应可用沸水浴或蒸汽浴加热。

(2)油浴:加热温度在100℃-250℃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