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VIP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岳阳楼杜甫

古文人临水赋的三种常见类型

学习目标:一、赏析诗文,熟练运用诗歌赏析方法,品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二、对比阅读《江汉》,体会同一时期作者临水赋情感上的异同。

回顾诗歌赏析方法:二、熟读诗文,揣摩语言,品味意象,辨析技巧。三、梳理脉络,解析情感。一、了解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

壹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大历三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当时杜甫沿江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贰通读全文感知大意赏析诗句体会情感

整体感知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整体了解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光山色的仰慕。“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祖国山河残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赏析诗句体会情感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坼”力量感,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匐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赏析诗句体会情感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自己举目无亲,音信不通,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赏析诗句体会情感“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身体衰弱不堪一患肺病,左壁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有孤舟”: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忧心国家哀伤。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赏析诗句体会情感

叁梳理脉络解析情感

首联(起):叙登临——昔——今(时间)——人世沧桑—叙事颔联(承):眼前景——浩瀚壮阔(空间)——博大胸襟—写景颈联(转):想自身——老病孤舟(狭窄)——无限心酸—抒情尾联(合):念家国——戎马关山(宽阔)——忧国忧民梳理脉络、解析情感《登岳阳楼》诗人第一次登上神住已久的岳阳楼,在岳阳楼上诗人凭栏跳望,看到气势磅礴的洞庭湖,发出由衷的赞叹,续而又想到了自己的好友相续离去,自己又穷困潦倒、漂泊不定,加上国家战乱不停,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从而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肆对比阅读

练习—比较阅读:请对比杜甫同一时期所作的《登岳阳楼》,感受同为临水赋,情感的异同。江汉杜甫〔唐代〕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

作者作《江汉》和《登岳阳楼》情感的异同:同:同为漂泊、困顿、孤单、人生失意。异:《江汉》后两联抒情、议论,运用“落日”借喻、“老马”用典手法表明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仍积极用世、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仍渴望能施展抱负。《登岳阳楼》后两联通过对眼前事、心中事的抒情,运用炼字、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小结:赏析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谢谢,本节课结束!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