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时空定位】【阶段特征】政治上政局上,由辽、宋、西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大一统。制度上,宋朝分割相权,强化皇权,重中央轻地方,崇文抑武,分割地方权力,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经济上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业发达,出现纸币“交子”;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海外贸易兴盛,出现许多大港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元朝烧出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思想文化上程朱理学兴起促进了儒学发展,深刻影响政治、道德观念、社会生活等领域;三大发明成熟并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出现高峰;元代郭守敬编定的《授时历》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文学艺术出现高峰,名人辈出,文艺平民化、世俗化趋势明显。民族、对外关系上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元的统一,民族交流频繁。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航海技术发达,对外交往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政治统治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收权、分权、重文抑武影响:王安石变法辽:南北面官制,因俗而治西夏:模仿北宋,保留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金:沿袭唐宋制度,保留猛安谋克制元:巩固统一,地方实行行省制,加强对边疆的直接管辖政权并立与元的统一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大而不专犬牙交错民族关系:大大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繁荣1.农业:稻麦复种制、经济作物、棉花、边疆开发2.手工业:制瓷业、矿冶业、印刷业3.商业:基层市场、榷场、货币4.城市:打破时空限制、市民阶层兴起5.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阶段表现6.社会的变化:①门第观念淡化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文化、科技发达1.理学兴起,哲学化、辩证化;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2.宋词、元曲、话本: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崛起。3.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沈括、郭守敬、王祯4.少数民族文字创新考法(一)易忽视知识“爆冷”考[典例](2023·辽宁高考)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针对训练]1.(传统科技)1267年,以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首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观象台,他们从西域带回大批“回回书籍”和阿拉伯天文仪器加以研究,制造出了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和观象仪等七种天文仪器,以测天象。这说明宋元时期()A.科技发展依赖民族交融B.科技发展落后于西亚C.天文研究具有国际视野D.科学研究侧重天文学√2.(元朝货币)《元史·食货志》记载了至正十年(1350年)后的经济状况:“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铜钱被销毁重铸成器皿B.元朝政府滥印纸钞C.游牧民族南下破坏农业经济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3.(宋代艺术)(2024·蚌埠三模)宋代“说话”艺术中,“讲史”颇受市民欢迎。宋人吴自牧说:“讲历代年载废兴,记岁月英雄文武……说国贼怀奸从佞,谴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这种现象()A.反映理学禁锢了民众思想B.促进史学教化功能的扩大C.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D.推动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创新考法(二)重点知识“反套路”考[典例](2023·湖北高考)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借|题|发|挥|从新的视角认识北宋的土地兼并(1)表现:土地私有制大发展;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土地所有权的日益集中与土地经营的日趋分散;官田的私田化等。(2)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的私有制;主要原因是宋代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3)影响消极影响由于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使国家赋税收入受到影响;另外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积极影响租佃制下,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松弛,劳动者有一定的自由权利,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富余的劳动力可以转向工商业、服务业等领域,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繁荣。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积极改进生产工具、革新技术,使精耕细作向纵深方向发展[针对训练]1.(区域历史)西汉至西晋,山东半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