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3.6《观察土壤》课时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大单元教学设计】3.6《观察土壤》课时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知道土壤成分包含颗粒(沙砾、沙、粉沙和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科学思维:

用观察、分类、实验等方法归纳土壤的特征。

3.探究实践:

(1)能运用不同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土壤成分。

(2)能够结合资料辨别土壤颗粒,并依据颗粒大小进行分类。

(3)会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

4.态度责任:

(1)保持对土壤探究兴趣。

(2)认识到土壤是重要的资源,树立保护土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土壤有哪些物质组成,了解土壤成分。

难点:感知土壤颗粒大小、沉积顺序。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观察土壤成分

能运用不同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土壤成分。

基本能

不能

观察土壤颗粒

能够结合资料辨别土壤颗粒,并依据颗粒大小进行分类。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土壤为小动物提供庇护所,为植物生长提供温床,是动植物的乐园。土壤对我们人类也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土壤不仅是动植物的栖息地,更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

1.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明确:土壤是岩石在漫长的时间里经太阳、水、风、地震和火山等作用碎裂而形成的。

2.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有土壤。土壤里面有什么?

鼓励学生依据生活经验猜测。

预设:蚂蚁、甲虫、植物的根、石块、动物的尸体、沙粒、腐烂的根茎叶等。

由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土壤知识,聚焦问题,引发学生猜想,为下一步实验观察激发探究兴趣。

关注学生是否平时留心观察过土壤。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观察土壤成分

(一)采集土壤

1.采集准备:小铲、方便袋等。

2.采集过程

在校园或田野里挖一块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回教室。

提示:

①采集一小把土

②完后把地平整

(二)观察土壤

1.观察要求

把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提示:触摸过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净!

2.强调观察方法

充分调动感官(看、闻、摸)和借助放大镜观察。闻,要采用扇闻法,鼻子靠近物体上方,用手轻轻地往自己的鼻子方向扇风,再闻气体的味道。摸,用搓、捻的方式。

3.新鲜土壤观察记录

活动评价二:观察土壤颗粒

1.观察准备:干土、牙签、白纸、放大镜。

2.观察过程:把干土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

3.结合资料,交流观察发现。

【资料】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观察发现】

土壤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活动评价三:土壤沉积实验

1.实验器材:干土、烧杯、搅拌棒、水等。

2.实验过程

①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

②用小棒搅拌

③静置

3.温馨提示

①土壤装三分之一玻璃杯

②不要把土壤倒进水杯中

③倒入的水应使杯留有三分之一空处

④搅拌时要小心仔细,不要使泥水迸溅

⑤实验后,把手洗净

⑥认真填写观察记录

4.实验现象

①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来。

②静置后,杯子中土壤出现分层

5.实验讨论

(1)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什么?

明确:土壤里有空气。

(2)静置后,杯子中土壤出现怎样的分层?

明确:从底部到顶部,依次是沙砾层、砂层、粉沙层和黏土层,以及植物残骸层。

【拓展】

死亡的小动物和植物的根叶子,统称为动植物残体,它们落到土壤里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腐烂,变成一种黑色物质,我们统称为腐殖质。

(3)静置后为什么分层现象?

明确:重的颗粒先沉下去,轻的颗粒后沉下去。沙砾最重,其次是沙、粉沙、黏土和植物残体。

6.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明确:土壤是由颗粒(沙砾、沙、粉沙和黏土)、腐殖质(动植物残骸)、水和空气。

活动一:引导学生采集土壤,并运用不同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土壤成分。

活动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土壤的组成。

活动三:通过土壤沉积实验,知道土壤中还有空气和腐殖质。土壤静置后出现了分层的现象,通过画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分层,让学生感知土壤沉积的顺序,突破难点。

活动一:关注学生能否调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出土壤成分。

活动二:考查学生能否结合资料对土壤颗粒进行分类。

活动三:考查学生能否观察出土壤沉淀分层,能否总结出土壤成分。

(三)研讨

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

明确:

(1)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合而成。

(2)土壤中的颗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