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任课教师或教师团队简介:

王文彩,讲师,2004年获贵州师范大学理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基于地方旅游经济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以《民俗旅游》课堂教学为例”;校级社科课题“地方高等旅游院校如何立足当地市场需求做好旅游职业教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中国地理

课程类型

○综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学时

32

学分

教学方式

●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中国地理课程思政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将国家力量、文化自信、底线思维、师德榜样等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内化为课堂的灵魂,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向引导,实现对地理专业师范生“四有教师”的师德教育。

三、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章节

专业知识点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式

1

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

国情教育

教授、讨论

2

中国区位与疆界

中国力量

讲授、《中国有多大》视频观赏

3

中国地质与地貌

“三山五岳”与中华气质

视频《五岳之首》观赏

4

中国气候

“碳中和”、“碳达峰”

学生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环境的担当

5

中国陆地水与海洋

海洋国土

讲授,学生讨论

6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文化自信

问题导向启迪学生思考与讨论

7

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

体会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经济建设中的优越性(制度自信)

案例解析,学生讨论

8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

课堂专题小讲座

9

中国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

中国四大工业区与三大工业地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反转课堂:学生收集资料做PPT教学课件课堂讲解,老师点评

10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

感受中国速度:高铁——中国的名片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收集中国铁路规划中的高铁建设进程

11

中国人地关系系统

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教育;“两山理论”

引导学生阅读国家政策文件,课堂分享

12

中国地域结构

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

讲授,师生课堂讨论

13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唯物辩证思维

讲授、课堂讨论

14

中国地理区域

美丽中国与美丽家乡的建设

布置作业学生资料,分享本家乡建设现状

四、代表性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一)?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命名

穿越“丝绸之路”的荣光——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2.对应章节

第六章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案例教学目标

1.通过“丝绸之路”文化的解读,阐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2.“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通过“一带一路”的学习,帮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智慧,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制度自信,增强爱国情感和积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三)案例主要内容

1.“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提出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古代文明之路。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20世纪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2)丝绸之路的起源

从考古资料上看,远至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希腊已经传入来自中国的丝绸等物品。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作为使者出使西域,意图说服大月氏与西汉一起攻打匈奴,结果张骞没有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却无意中开辟了通向西域的通道,被司马迁评价为“凿空”之行。

公元97年,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抵达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沿岸,成为历史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他虽然未到达罗马帝国,但自此罗马帝国商人却顺着这条丝绸之路来到东汉首都洛阳,成为欧亚大陆便捷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通道。

(3)丝绸之路的时空界定

古代丝绸之路,从时间上看,跨越2000多年,历经中国历史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各时期。从地理类型来看,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

文档评论(0)

zgc19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