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物理必刷卷(南京卷)(含答案解析).docx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物理必刷卷(南京卷)(含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必刷(南京卷)

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呕心沥血,坚持不懈,为推动科学进步、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实际的是()

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牛顿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提出质疑,通过理想实验研究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C.奥斯特经过多年科学探究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

D.阿基米德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关于浮力的问题和杠杆的平衡问题

2.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A.和正常时一样 B.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

C.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D.小华先听到“我来也”,然后追上小李

3.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s

B.中学生步行上楼的功率约为1500W

C.一本苏科版物理教材重约25N

D.家用挂壁式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5.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图示为演员临水起舞的画面,下列关于演员在水面“倒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倒影”是实像 B.“倒影”比演员的身形小

C.“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倒影”大小不随演员距水面距离远近而改变

6.“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7.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对B的摩擦力与物体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体B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B的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一定是粗糙的

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弹性小球被弹出后,经过A点和B点后落到地面,又被多次弹起,图中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下列有关小球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反弹经过D点时动能为零

B.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少

C.若将弹性小球表面涂黑,则会在C、F两点留下等大的黑色圆斑

D.小球经过E点的机械能大于经过G点的机械能

9.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采用了电磁弹射新技术,它是利用直线电动机将舰载机进行弹射的装置。下列四幅图中用来演示该原理的是()

A. B. C.D.

10.甲、乙、丙图分别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和“探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对比三个实验有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1)甲、乙、丙中被加热物质的质量都要相同

(2)甲、乙、丙中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都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秒表

(3)把丙图中的一个烧瓶里的液体换成等质量的另一种液体,就可以完成图甲实验

(4)乙丙实验中都是通过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比较放热多少

A.(1)(2) B.(2)(3) C.(1)(4) D.(3)(4)

11.如图所示,同一小瓶内装入质量不同的水,将小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小瓶在甲图中上浮,在乙图中下沉。待小瓶静止后,小瓶在甲、乙中受到水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F甲>F乙 B.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