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阅读专题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凤归云·恋帝里

柳永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沈迷,被花萦绊。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正欢笑,试恁暂时分散。却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既运用典故等手法描写帝都的繁盛,也通过词人的心理感受来侧面表现其繁华。

B.下阕铺叙帝都四季风光,但美景已成过往,“可惜”二字直抒胸臆,表达了惋惜之意。

C.词的最后两句情景交融,词人满心的愁绪似乎弥漫在这浩渺的天地之间,耐人寻味。

D.本词叙事描写极有章法,用“恋、况、更、算”四字勾连起全词,诗歌内容逐层展开。

16.有人认为这首词可能写于柳永准备参加科考的时候,也有人认为可能写于柳永多次科举落第浪迹天涯之后。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本篇阐明你的理由。(6分)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泣然有感②

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以熙宁、元丰间四京、二十三路行政区划为标准。②本诗作于庆元二年秋(1196年),作者闲居山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16.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调研高三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②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元祐四年,苏轼因论事忠直与旧党不合出知杭州,两年后,苏轼被召还朝,作此词。②谢公雅志: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病死于西州门,未能实现其“雅志”。③西州路:羊昙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大哭而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是苏轼的寄赠之作,对象是参寥子,苏轼与他志趣相投,成为知心好友。

B.“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两句,体现了苏轼经历世事变幻后的自释以及达观。

C.用谢安典故,既是安慰友人,同时照应上阕的写景抒情,表现苏轼的归隐之志。

D.下阕写苏轼与友人相约他年同游西湖,共赏春山美景,表现二人友情的真挚深厚。

16.词人夏敬观评价本词“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四句紧扣诗题,描绘了一幅包含着关、山、月等典型物象的辽阔浩渺的边塞夜月图。

B.中间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C.从“戍客望边色”一句来看,全诗是纯以征人的视角和立场来描写自然景物和回顾历代征战的。

D.全诗以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为背景表现征戍离别之苦,赋予了作品深沉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内涵。

16.这首诗的最后四句从两面落笔,虚实结合,思致婉曲。请简要分析。(6分)

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遣怀

杜荀鹤

文档评论(0)

fufuhjk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