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朵杏花》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Arabic1页共NUMPAGES\*Arabic1页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第PAGE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第一朵杏花》教案

《第一朵杏花》教案1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原文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时,杏树的主子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日开的。”孩子觉得有些惊奇。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惋惜你错过了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缺憾地说。“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怀疑地问。竺爷爷说:“用处大着呢!”“那我明年肯定要看到第一朵杏花。”孩子说。竺爷爷微笑着点了点头。

光阴似箭,转瞬又是一年。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连忙走出书房一看,原来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漂亮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慎重地登记了这个日子。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须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探讨,不能运用‘也许’‘或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视察。”竺爷爷正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精确视察,才驾驭了气候改变的规律。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尝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精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沟通探讨自己的自学状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其次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尝: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其次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探讨精神。

2、情景演示,培育学生的表演实力及品字析句实力。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沟通。

2、全班沟通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

文档评论(0)

小波很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