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陕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3

陕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织品。而与此同时,南美的秘鲁也有类似发现。最新的基因技术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一发现说明()

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体化特征 B.区域文明演进具有一定相似性

C.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 D.技术传播与人类迁徙存在关联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材料指出在早期印度和秘鲁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棉花驯化的痕迹,考古技术也证实人类利用棉花的时间可能更早,但是棉花种植仅能反映两个区域文明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一定相似性,不能说明两者完全一致,B项正确,排除A项;考古调查虽有更早结论,但是历史研究还需要更多资料佐证,C项中“决定”的表述有误,排除;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两个区域棉花种植存在文化传播的迹象,排除D项。故选B项。

2.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第113条规定,债权人未征得债务人的同意,不能擅自到债务人谷仓或谷场去取谷物,否则应被检举,并应交还其全部所取之谷,且丧失其全部所贷之物。这一规定旨在()

A.维护私有财产权益 B.彰显统治者的地位

C.强化法律执行效力 D.限制债权人的盘剥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根据材料可知,债权人如果不通知债务人而擅自从谷仓或谷场取谷,应被检举甚至处罚,保护主人对谷物的所有权,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彰显了统治者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法律执行效力的强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盘剥,排除D项。故选A项。

3.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为减小其定期泛滥带来的影响,古埃及人民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三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早在公元前3100年,埃及法老就组织人民进行水利建设,扩大耕地面积。这表明古埃及()

A.农耕技术推陈出新 B.集权体制推动基础建设

C.人民物质生活丰富 D.农业发展顺应自然环境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根据“为减小其定期泛滥带来的影响,古埃及人民把一年分为……三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进行水利建设,扩大耕地面积”可知,为了应对尼罗河定期泛滥,古埃及人民制定劳作制度,进行水利建设,趋利避害发展农业生产,体现出古埃及农业发展顺应自然环境,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埃及农耕技术的前后变化,无法得出“推陈出新”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古埃及的政治体制,排除B项;材料和人民的物质生活丰富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古代印度关于犯罪的惩罚规定如下:

所犯罪行

惩罚方式

杀害一个婆罗门

应该毁损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或者成为武装的人战斗的靶子

杀害一个刹帝利

应立督守戒六年,并交出一千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害一个吠舍

应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一百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害一个首陀罗

应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十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这可以用来说明古代印度()

A.社会等级矛盾较为尖锐 B.惩罚罪犯手段渐趋严苛

C.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 D.通过法律强化等级秩序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不同等级贵贱分明。材料体现杀害不同种姓的人惩罚轻重不同,反映不同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进一步强化了等级秩序,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社会上对种姓制度不满和反抗,不能得出“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未将不同时期惩罚罪犯手段进行对比,不能得出“渐趋严苛”,排除B项;将罚没母牛、公牛作为惩罚手段,主要是因为牲畜在当时是贵重财产,仅凭此不能断定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古代印度的经济基础是农业,排除C项。故选D项。

5.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