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3

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这反映出()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 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的观念在氏族时代即已产生,既是方位称谓更有中心、中央之意。这一观念在商周及之后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如择中建都、择中立宫等,D项正确;早期政治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指的是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这些文化又互相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都以地理中心为主”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汉代的盐铁制度()

A.满足了汉代政府的经费需求 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D.提供了物美价廉商品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类、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可知汉代盐铁官设置分布广,有利于控制地方盐铁官营的利润,因此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汉代盐铁官营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达不到满足经费需求的作用,排除A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就属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排除C项;盐铁官营只是经营盐铁,无法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排除D项。故选B项。

3.魏晋时期,除传统乐器之外胡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人有“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之说。这一现象说明了()

A.经济交流推动文化多元 B.政治改革导致风俗变迁

C.社会动荡引发人口流动 D.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传统乐器之外胡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人有‘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之说”可知,少数民族的乐器、饮食等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反映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这是因为魏晋时期各民族交流交往促进了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魏晋时期民族交往,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文化的交融,而不是人口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

4.宋元时期,油菜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南宋《务本新书》记载:“十一月种油菜。稻收毕,锄田如麦田法。即下菜种,和水粪之,芟去其草,再粪之。雪压亦易长,明年初夏间,收子取油。”元代《农桑衣食撮要》也记载“九月种油菜,宜肥地种之,以水频浇灌,十月种则无根脚。”这表明,宋元时期()

A.农民兼顾土地养护和利用 B.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出现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D.榨油技术得到较大提升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务本新书》中详细记录了油菜的种植方法,同时也记录了在种植油菜时如何保持土地的肥力,表明宋元时期农民兼顾土地养护和利用,A项正确;材料的意思是油菜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但是未说明其他农作物的状况,无法看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十一月种油菜,……明年初夏间,收子取油”可知油菜是一年一熟,排除C项;材料陈述的是油菜的种植方法,同时也记录了在种植油菜时如何保持土地的肥力,材料未提及榨油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

5.嘉靖年间,山东棉花“六府皆有之,东昌尤多,商人贸于四方,其利甚博”;到万历年间,东昌府“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