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中考历史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2024年九年级中考历史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年第二学期第二次学考模拟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024.05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并同时将其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

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这表明甲骨文()

A.有较长的发展历史B.具备汉字基本结构C.是中华文化的根脉D.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君主专制主义思想分别出自()

A.儒家、法家B.法家、道家C.墨家、儒家D.道家、儒家

3.某历史博物馆展出了“半两钱”“秦铜权”“秦铜量”,这些物品属于()

A.实物史料B.文献史料C.口述史料D.图像史料

4.“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

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这说明

丝绸之路促进了()

A.大一统局面形成B.中外文明的交流C.民族交融的加强D.经济重心的南移

5.如表1所示,某同学制作了中国古代史时序结构图,其中阶段①的时代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6.《梦粱录》中记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

是,即无虚空之屋”。材料描述的是()

A.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B.南宋都市商贸的繁荣

C.商品交易以纸币为主D.商业突破了时间限制

7.“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

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材

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8.济南市有一家“时光印记活字印刷体验馆”,馆内设立了印刷术体验区,参与者可以体验

“雕版刻章”“活字印刷”等项目,该活动有助于了解()

A.隋唐时期的教育发展B.宋元时期的科技进步

C.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D.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

9.无论是明朝内阁首辅,还是清朝军机处的大臣,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

仅能参议政事,并无相应的决策权。这表明()

A.清初满洲贵族的势力强大B.明清时期改革地方官制

C.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D.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10.图1是中国近代开放商埠平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B.西方列强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近代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压倒了“帝国苍穹保”,显示了此时新声胜旧声。在这两种旋律的背后,是王朝的逝去和民主共和时代的到来。为“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民主共和时代的到来”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孙中山D.李大钊

12.在讲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王老师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2中的“重大转折”指的是()

A.中共一大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陕北会师

1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如果采用民国纪年,此事件发生在()

A.民国二十四年B.民国二十五年C.民国二十六年D.民国二十七年

14.照片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体现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思潮。图3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实业救国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15.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抛头

文档评论(0)

wangzhenp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