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诊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pdf

2024急诊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涵盖急诊科医患比和急救科护患比等指标,旨在反映医疗机构急诊科医师资源配置情况和急诊护士配置情况具体来说,急诊科医生是指在该机构注册,全职从事急诊工作的执业医师,而急诊科护士则是指负责协助医护人员实施救治的护理人员

急诊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4年版)

指标一、急诊科医患比(EM-Sl-01)

定义:急诊科医师总数与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人次之

比。

计算公式:

急诊科医师总数

心=-X10000枷

令诊科医患比

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人次

说明:本指标中急诊科医师是指在本医疗机构注册,全

职从事急诊工作的执业医师。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科医师资源配置情况。

指标二、急诊科护患比(EM-Sl-02)

定义:急诊科护士总数与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人次之

比。

计算公式:

急诊科护士总数

急诊科护患比=X10000伽

同期急诊科接诊患者总人次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急诊科护士资源配置情况。

指标三、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钮-ME-03)

定义:将患者从进入抢救室到离开抢救室(不包括死亡

患者)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Xn+1〉/2,n为奇数

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X12+

Xn12+1)/2,n为偶数

n为一定时期进出抢救室患者总数,X为抢救室滞留时

间。

意义:反映急诊效率和急危重症救治质量。

指标四、急诊分级分诊执行率(EM-ME-04)

定义:急诊(预检分诊)执行分级分诊的患者例次占同

期急诊接诊患者总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急诊分级分诊执行率

急诊(预检分诊)执行分级分诊的患者例次

同期急诊接诊患者总例次

X100%

说明:急诊预检分诊要依据科学的标准进行准确分级,

目前广泛使用的标准按病情危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级:I级

I

为急危患者,需要立即得到救治;I级为急重患者,往往评

估与救治同时进行;III级为急症患者,需要短时间内得到

诊治;IV级为非急症患者或亚急症患者,在普通诊疗区顺序

就诊(下同)。

意义:反映急诊分级分诊的规范性。

指标五、急诊IV级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EM-ME-05)

定义: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急诊IV级患者例数占同期

急诊就诊IV级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急诊IV级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

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急诊IV级患者例数

文档评论(0)

87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一线教育教研15年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