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图文并茂.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拉前张拉端大样第63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预应力张拉设备:左表为压力表,右表为油表。本工程张拉值为43.94mpa.第64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安装张拉设备第65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张拉设备就位开始张拉第66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张拉中第67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整个张拉过程大概只需要4分钟,继续张拉下一个预应力筋.第68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张拉到设计值,大家注意压力表的变化,此时压力表正好为43.94mpa第69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感谢大家观看第70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5.3后张法5.3.1有粘结预应力施工要点检查构件穿预应力筋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张拉孔道灌浆张拉预应力筋制作锚具检验张拉设备检验制作水泥浆试块压水泥浆试块第31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预留孔道(1)线型预应力筋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类型.框架梁:正、反抛物线形布置跨中区段梁端区段αL为0.1~0.2L第32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预埋金属螺旋管留孔连接:大一号同型螺旋管,长度为200~300㎜,其两端用密封胶带或塑料热缩管封裹。固定:应采用钢筋支托,其间距为0.8~1.2m。第33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灌桨孔、排气孔和泌水管灌浆孔可设置在锚垫板上或利用灌浆管引至构件外,孔径不宜小于20㎜。曲线预应力筋孔道的每个波峰处,应设置泌水管。泌水管伸出梁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泌水管也可兼作灌浆孔用。灌浆孔的作法,在螺旋管上开口,用带嘴的塑料弧形压板与海绵垫片覆盖并用铁丝扎牢,再接增强塑料管。1-螺旋管;2-海绵垫;3-塑料弧形压板;4-塑料管;5-铁丝扎紧第34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4)预留孔道质量要求1)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2)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3)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4)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5)在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设置泌水管,灌浆孔与泌水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排气孔不得遗漏或堵塞;第35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预应力筋制作与穿束(1)预应力筋制作钢绞线下料长度:采用夹片锚具,以穿心式千斤顶在构件上张拉时l1—夹片式工作锚厚度;l2—穿心式千斤顶长度;l3—夹片式工具锚厚度。两端张拉一端张拉第36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预应力筋穿束先穿束和后穿束。一般采用人工穿束;梁的中部留设约3m长的穿束助力段第37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75%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对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1)张拉方式:一端张拉(长度≤30m;Lf≥L/2)的曲线预应力筋;两端张拉;分批张拉;分段张拉;分阶段张拉;补偿张拉第38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张拉顺序原则:对称张拉;还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张拉设备的移动次数。钢绞线束为双跨曲线筋,长度达40m,采用两端张拉方式。图中4束钢绞线分为两批张拉,两台千斤顶分别设置在梁的两端,按左右对称各张拉1束,待两批4束均进行一端张拉后,再分批在另端补张拉。这种张拉顺序,还可减少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弹性压缩损失。第39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张拉程序1)采用低松弛钢丝和钢绞线:0→σcon锚固2)采用普通松弛预应力筋时,按下列超张拉程序进行操作:对镦头锚具等可卸载锚具:0→1.05σcon(持荷2min)→σcon锚固对夹片锚具等不可卸载锚具:0→1.03σcon锚固以0.2~0.25σcon为量伸长起点,分3级加载(0.2、0.6及1.0)或4级加载(0.25,0.50,0.75及1.0),每级加载均应量测张拉伸长值。第40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超张拉5%目的:主要是减少钢筋松弛、混凝土弹性压缩、锚具变形和孔道摩擦等所引起的应力损失。超张拉3%目的:主要是弥补设计或施工中不可预见的损失。持荷2分钟目的:主要是为了加速钢筋松弛的早发展。第41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4)伸长值校核张拉伸长值应分段计算,然后累加。考虑减去:张拉过程中锚具楔紧引起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