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三).docx

2024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三).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3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新郑郑公大墓(春秋时期)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

A.尊卑等级关系受到冲击 B.礼乐制度突破性发展

C.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 D.奴隶社会手工业发达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原本只有周王才能享用的“九鼎”出现在诸侯的祭祀坑中,表明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受到挑战,金字塔式的上下尊卑关系受到冲击,A项正确;当时礼乐制度并没有获得突破性发展,而是逐渐瓦解,排除B项;“初步形成”史实错误,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是在战国后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2.西汉时,年满七十岁持有“鸠杖”者,享有种种特权,如规定鸠杖持有者享有六百石官员的政治待遇。汉代诸帝都不时颁布赐“高年”者帛、米、酒、肉等的诏令,还有免除年长者家人赋役等措施。这反映了汉代()

A.户籍管理制度较严密 B.社会福利制度较完备

C.贯彻以孝治国的理念 D.社会救济由政府主导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由于材料“年满七十岁”“享有种种特权”等可知,汉代规定了大量的针对老人关爱的措施和规定,说明政府重视对老人群体的优抚,这体现了汉代政府以孝治国的理念,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户籍管理,排除A项;“完备”一词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救济由政府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

3.如表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表,通过此表所示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项目

收入总额

支出总额

中央提成额

地方留成额

钱税

3139.8万贯

1089.8万贯

2050万贯

粮税

1615.7万石

215.7万石

1400万石

合计

4755.5万贯石

1305.5万贯石

3450万贯石

A.税法改革成效巨大 B.唐朝政府名存实亡

C.地方财权显著增强 D.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唐朝中叶后,国家财政收入比重中,地方留成较大,说明这一时期地方财权显著增强,地方势力一定程度上危机中央政府,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税法改革无关,排除A项;唐朝政府此时并未名存实亡,安史之乱后其统治又延续了一百多年,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地方藩镇势力增强,并非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排除D项。故选C项。

4.明朝后期,官员的奏疏要先交内阁审阅,内阁将奏疏内容及处理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疏上进呈皇帝裁决,皇帝亲自或委托太监用红笔写出处理意见后返回内阁下发六部执行;同时通过厂卫制度监察百官。因此出现了嘉靖、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仍能照常运行的现象。这反映了()

A.监阁体制有利于政局稳定 B.君主集权的强化

C.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D.中央集权的强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虽然“嘉靖、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但通过内阁、司礼监和厂卫机构的制衡和监察控制整个朝政,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强化,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政局黑暗,不利于政局稳定,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并没有完备,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枢决策体系,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5.《新安屯溪公济局征信录》记载,清朝光绪年间,徽商在其故里屯溪,为了抗击疠疫,筹设公济局,“延请内外专科,送诊送药,棺则大小悉备,随时给送”,以此援助“四方贫民”。后徽商响应上谕,适应民需,在公济局附设育婴堂、养疴所,并为百姓施种牛痘等。针对这一事件,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地域性商人群体积极参与地方救灾 B.中医防治技术发挥了显著功效

C.当地秉持优抚老弱民众的儒家传统 D.慈善组织关注日常生活的救济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光绪年间(中国)。材料中“种牛痘”属于近代西方医学成就,不属于中医防治技术,符合题干要求,B项正确;根据材料“徽商在其故里屯溪,为了抗击疠疫,筹设公济局”可知徽商积极参与家乡的救灾活动,不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