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docx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信息类文本阅读

【高考考情?研判】

年份卷别

材料出处标题

文本体裁

材料类型

字数

题型结构

考查重点

分值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新闻调查

单篇,关于信息传播

1714

3客观+

2主观

1.对内容理解和分析;2.最适合最为论据支撑第二段观点;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4.论证方法

19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论述类

复合文本,调查研究

1993

3客观+

2主观

1.理解分析材料相关内容。2.筛选并整合信息。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

19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

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一)

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材料二)

政论时评+学术论文

非连续文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创新)

1716

3客观+

2主观

信息的理解分析、评价推断、迁移运用、概括整合

17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

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材料一)

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材料二)

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材料三)

学术论文

非连续文本(中国典籍的翻译)

1515

3客观+

2主观

信息的梳理概括、概括分析、评价推断、概括整合

19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

朱光潜《诗论》(材料一)

钱锺书《读<拉奥孔>》(材料二)

学术论文

非连续

文本(美学艺术)

1852

3客观+

2主观

信息的理解分析、评价推断、迁移运用,论证思路分析

19

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政论时评

连续文本(网络文明意识)

1572

3客观+

2主观

信息的理解分析、评价推断、迁移运用,论证结构分析

17

考情分析

①形式上,有组合式非连续文本和独立成篇的连续文本两种形式。

②文体上,有学术论著、读后感、论文、科普等。

③题材上,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美学的不同表现形式、社会生活现象、历史地理学、生物科普等。

④题型上,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指向来看,选择题的考查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的检索定位;二是论证的逻辑分析;三是作者文中观点、程序和方法的迁移推理。简答题主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整合、理解、分析和概括。表现为要点概括、思路梳理等,并能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二是关系(观点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表现为对语句或论据的作用分析。三是材料观点态度的把握,以及对观点的推理、质疑和迁移应用。表现为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⑤分值上,从题目分数的分布来看,两套新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Ⅰ总分呈现出17分/19分的规律,也就是主观题是4+4/4+6的模式。分数的变化也意味着难易度的变化

⑥创新变化: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后真相时代》回扣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新课标II卷现代文阅读1与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相关联,其中第1题B项提到的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一文,正是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源。这些都是部编教材的新增内容。

【核心能力?图解】

【关联教材?融通】

考向一分析概括对话体的特征

示例1朱光潜说:“对话就是在反复问答中,逐渐鞭辟入里,辩论在生发也就是思想在生发,次第条理,曲折起伏,都如实呈现,一目了然。”请说说《人应当坚持正义》是如何体现“次第条理,曲折起伏”的,并结合文本概括对话体的特征。

【思路分析】第一问:“次第条理,曲折起伏”指论证思路有条理,逻辑清晰,“起伏”是强调论证富有层次感,说理有浅有深,互相映衬。第二问:对话体的特征体现为它的问题性(对话)、日常性(现场感、口语化)、亲和力和生动性(表现手法比较丰富,比如有叙述和描写)。

考向二迁移文本知识,探究具体问题

示例2学习知识性读物,既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要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些具体问题。例如《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柳”“梅”“月”“鸿雁”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品读下列诗句,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柳”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

①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②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

③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④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⑤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