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信息科技课程结构特点分析.docx

新课标视域下信息科技课程结构特点分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顺利开展的依据。2022年4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信息技术”更名为“信息科技”,并成为独立科目。本文从最新的课程标准出发,结合课程逻辑主线、课程内容构成横纵两向综合分析信息科技课程结构的特点,从课程的结构视角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课标。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此轮课程设置中,原作为选修课的“信息技术课”被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落实为全国统一开设的独立课程科目,并更名为“信息科技”,实现了从0到1的巨大转变。

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这一个名词的变化带来的是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技术”的导向,关注操作和知识点,培养重点是熟练程度和技巧,它会导致我们的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科技”的导向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是面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1]。在2003年,制定高中的信息学科课标时,我们的学生是信息技术的初学者,他们接触并使用信息技术远没有现在便捷,技术基础也比较薄弱。现如今的孩子们可以说是“数字原住民”,从出生开始,他们的生长环境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数字时代的工具、智能化的终端、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所以信息科技课程面临着学生从“技术初学者”到“数字原住民”的新挑战,这种挑战要求我们将原先的信息素养更加聚焦在数字环境下学生要具有的素养和技能,这是需要我们更加关注的,也是学生未来需要发展的。下面笔者将从最新的课程标准出发,分析信息科技课程结构设置及特点分析,希望从课程的结构视角,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课标,引导学生用符合数字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处理数字时代的一般问题。

一、课程内容构成(课程纵向结构)

(一)课程内容结构

基于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介绍,信息科技课程以六条线索为框架,与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及学段目标进行整合,形成了如下递进式、螺旋上升式的课程结构,共划分四个学段,每个学段对应梳理出具体的课程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

第一学段帮助学生认识信息交流与分享内容、方式、方法的丰富性、便捷性和独特性,明白信息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用意义,使学生在初次接触信息科技、数字化工具时,养成好理念、形成好习惯、好方法、好道德,扣好第一粒使用数据技术的扣子。

第二学段则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逐步向学生渗透在线学习、生活方式,信息社会中数据、数据编码的重要作用,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其利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三学段让学生理解算法执行的流程,根据已知和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对其正确性与执行效率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过程与控制中的反馈、环路、优化等概念,针对简单的过程与控制系统能通过编程进行验证。

第四学段要让学生体会到互联网+的新模式,学会通过互联网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要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作用及相关应用,能够体验利用基本的物联网设备与平台解决简单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识别人工智能应用,了解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了解智慧社会及自主可控技术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这一次课程标准修订也设立了跨学科主题。这是让学生有问题、有设计、有验证、有优化,帮助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更好的迁移。跨学科主题在课程政策意义上突破了单一的学科内容要求,突显一种由表及里展开的复合型课程内容概念。

(二)课程内容关系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并非简单的堆砌和罗列,不同学段间的学习模块也存在一定的逻辑与关联关系。

通过课程里的内容逻辑与模块关联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相关思维与能力。例如小学低阶段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道德。认识到在线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小学高阶段要掌握一些探究方法,甚至开展一些动手操作;初中阶段需要将之前学习的内容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与生活、与学习、与社会结合的新模式,掌握如何利用原理知识使社会变得更加智能以及如何处理好人和智能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今后在这个社会上游刃有余地生活。

二、课程逻辑主线(课程横向结构)

如果说上述分析的不同学段的内容逻辑与模块关联是课程结构中一条“显性的脊梁”,那么课程的逻辑线索——六条主线就是课程结构中“隐形的脊梁”,信息科技课程各模块之间由六条主题线索进行衔接,并不是说某一学段学习完某一主线内容,后面的学段就完全不接触。每一条主线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之间都用合适的方式循环递进,都有不同的体量和结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其实既体现在六条逻辑主线上,同样也体现在素养上。

(一)六条逻辑主线及关系

六条逻辑主线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全部,也不是信息科技的全部,是适合我们学生认知水平、适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综合表现的逻辑主线。

世间万物唯有抽象成二进制数,计算机方能处理,以数据编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