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表演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醒狮表演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醒狮表演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表演场地、表演团体、表演器材和造型、鼓乐伴

奏、表演过程、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及质量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粤港澳大湾区民间团体的醒狮表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6729演出安全

GB/T36731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醒狮liondance

由唐代宫廷狮子舞演变而来,融合武术、舞蹈、锣鼓音乐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文体活动。

注:醒狮原名为瑞狮,意为吉祥如意。因“瑞”字在粤语方言谐音“睡”,具有民族忧患意识的民众便将其改为“醒

狮”,意为民族觉醒。

青blueness

醒狮表演中的一种道具。

注:狭义的“青”代表狮子需要采撷、捕获的食物,一般用几棵带根的生菜(寓意生财),扎上利是(红包)代表。

广义的“青”指狮子所表演或需要去破解的套路(阵式)。

4基本原则

特色性

表演主题和内容应充分展现醒狮独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文明性

表演内容应文明健康,表演人员举止行为规范。

安全性

表演及观看场地应安全可靠,并有相应的应急安全保障措施。

5表演场地

场地平整、清洁,大小应与表演规模相匹配。功能分区明确,合理规划演出准备区、表演区和观

演区。

临时搭建演出场所应符合GB/T36731的规定。

1

6表演团体

表演团体应依法注册登记,并配备持证的教练员。

营业性表演应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表演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武术功底和健康的体质,熟练掌握醒狮表演套路。

7表演器材和造型

乐器

表演锣鼓队应配备乐器,乐器应包含大鼓一面、钹两副或四副、高边锣一个(乐器图片参见附录A)。

具体规格如下:

a)鼓的高度为0.6米~0.7米,直径为0.55米~0.65米。鼓面材料为牛皮,鼓身材料为木板。

b)钹的直径为0.15米~0.45米,材料为铜、镍。

c)高边锣的直径为0.33米~0.45米,材料为铜。

队旗

7.2.1每支醒狮队应配备队旗,队旗可由一枚以上的旗帜组成。

7.2.2旗帜图案宜使用广绣技艺和粤剧戏服的制作技艺。

7.2.3表演时可在锣鼓队后方摆设队旗作为背景。中间的旗帜为头牌(帅旗),头牌上写有狮队的名

称和所在地,两边各有对联。两侧的旗帜为三角旗(七星旗),为2支~4支对称分布,上面写有狮

队的名称。

注:传统的头牌旗帜,背面印有关帝图像,以示对关帝的崇敬和对他忠义仁勇精神的赞赏。

造型

7.3.1角色分类

醒狮表演角色包括:狮头、狮尾和“大头佛”。其中“大头佛”可根据表演需求灵活设置。

7.3.2狮头

7.3.2.1狮头以竹篾、藤条和纸、绸、布、毛等材料扎制,色彩艳丽,工艺精细,轻巧耐用。

7.3.2.2狮眼、狮耳、狮嘴可活动,狮额嵌有天庭盖,头顶有独角,形态威猛。

注:狮头图片参见附录B。

7.3.3狮尾

7.3.3.1舞狮人身披彩色狮被,下穿灯笼裤,与狮头相连。

7.3.3.2狮被和灯笼裤以绸缎、化纤等原料缝制而成。色彩与狮头风格一致,搭配协调。

注:狮被传统的长度是4米,为了舞动灵活,现今改为2.6米~3米。

7.3.4其他人员

7.3.4.1“大头佛”:身穿佛教长袍,头戴大头佛面具,腰束彩带,手握烂葵扇。

7.3.4.2其他表演人员应穿戴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