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十首足矣》.ppt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十首足矣》.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首足矣刘心武题解20世纪九十年代,香港举行了“最受欢迎唐诗选举”活动。刘心武先生就其中选出的十首展开话题,以人们对诗歌的大众化理解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从独特的角度对十首唐诗进行了品读和感悟,指出“这10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刘心武,生于1942年,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等,以《班主任》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展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最受香港人欢迎的十首唐诗《游子吟》孟郊《清明》杜牧《静夜思》李白《登鹳雀楼》王之涣《乐游原》李商隐《春晓》孟浩然《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悯农》李绅《朝发白帝城》李白《回乡偶书》贺知章为什么把《游子吟》列在榜首?大众化理解:这是歌颂母爱的诗。作者认为:人生在世,无人不在羁旅之中。诗中的慈母所构成的意象,早已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对《清明》《静夜思》的理解大众化理解:《清明》:如画如乐,明丽清新。《静夜思》:乡情、亲情。作者的理解:《清明》蕴含着一种温馨的人性,陌生人之间的亲切和谐相待,体现出一种对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静夜思》联想到家乡父老乡情,意识到个体血脉与他人与群体的承续关系。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登鹳雀楼》《乐游原》的理解大众化的理解:《登鹳雀楼》:写出人生境界的宏廓。《乐游原》:体味人生的有限。作者理解: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度数。对《春晓》《赋得古原草送别》《悯农》的理解大众化的理解:《春晓》:描写春雨后的清晨。《赋得古原草送别》:草原送别。《悯农》:对农民的悲悯和同情。作者的理解:对落花这种最低等生物的怜惜、对野草这种最卑微事物枯荣的关切以及对最普通的劳动者汗珠的珍惜。对《朝发白帝城》《回乡偶书》的理解大众化的理解:《朝发白帝城》:表达了遇赦后的喜悦心情。《回乡偶书》:写出了游子回乡的感受。作者的理解:《早发白帝城》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奇瑰怀抱中。《回乡偶书》将我们导入人世间最朴素的人情中。阅读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如此希望人们读这十首诗?这10首唐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也体现着我们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作为炎黄子孙,应当以此为荣。但是现实中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却与此相反,令人痛惜。因此作者发自内心地呼吁,希望人们从这10首常诵常新的唐诗中,感悟到基本的人性和人情,从中吸取精华,熏陶人的心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诗意人生十首足矣

文档评论(0)

胡老师K12教育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中学高级教师,擅长公开课PPT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