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 功与能综合(原卷版).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8讲功与能综合

1.(2021·甲卷)如图,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50个减速带(图中未完全画出),相邻减速带间的距离均为d,减速带的宽度远小于d;一质量为m的无动力小车(可视为质点)从距第一个减速带L处由静止释放。已知小车通过减速带损失的机械能与到达减速带时的速度有关。观察发现,小车通过第30个减速带后,在相邻减速带间的平均速度均相同。小车通过第50个减速带后立刻进入与斜面光滑连接的水平地面,继续滑行距离s后停下。已知小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小车通过第30个减速带后,经过每一个减速带时损失的机械能;

(2)求小车通过前30个减速带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减速带上平均损失的机械能;

(3)若小车在前30个减速带上平均每一个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之后每一个减速带上损失的机械能,则L应满足什么条件?

一.知识回顾

1.多过程运动特点:

由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运动过程组成的复杂运动。

2.解题理论

(1)动力学:涉及到时间、加速度等物理量,可能用到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

(2)动能定理:涉及到变力做功、曲线运动、非匀变速运动等运动过程,可能用到动能定理。

(3)功能关系:

涉及到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关系或功与能之间关系,可能用到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

3.解题技巧:

(1)仔细审题,弄清有哪几个运动过程,并画简图示意。

(2)对各运动过程要进行受力与运动特点、做功与能量变化分析。

(3)边审题,边提取已知信息或隐含信息,对每个运动过程,列出可能的方程式。

(4)一般要有探索过程,不要企图一步到位,最后根据需要,列出必要的方程或方程组。

4.注意事项

(1)一个方程不能解决问题,就多设内个未知量,列方程组求解。

(2)列方程式时依据要明确,概念要清楚:

如运用动能定理,就涉及到功与动能的关系,不要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列在式中;如运用机械能与系统外力和非保守力做关系时,重力做功或弹簧弹力做功就不要列在式中;如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列式,只是寻找能量之间的关系,不要把功写在式中。

二.例题精析

例1.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35,cos37°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为13m,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求物块在D点处离开

三.举一反三,巩固练习

如图甲所示为一景区游乐滑道,游客坐在坐垫上沿着花岗岩滑道下滑,他可依靠手脚与侧壁间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滑道简化图如图乙所示,滑道由AB、BC、CD三段组成,各段之间平滑连接。AB段和CD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1,竖直距离均为h0,BC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2,竖直距离为12h0.一质量为m的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D点时的安全速度不得大于2gh0,若使用坐垫,坐垫与滑道底面间摩擦不计,若未使用坐垫,游客与各段滑道底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重力的0.1倍,运动过程中游客始终不离开滑道,空气阻力不计。已知sinθ1=14,

(1)若游客使用坐垫且与侧壁间无摩擦自由下滑,则游客在BC段增加的动能△Ek;

(2)若游客未使用坐垫且与侧壁间无摩擦自由下滑,则游客到达D点时是否安全;

(3)若游客使用坐垫下滑,且游客安全到达D点,则全过程克服侧壁摩擦力做功的最小值。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有一长为L=1m、质量为M

=1kg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的木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其下端P到斜面底端的挡板C的距离d=0.5m.现在木板的正中央放一质量为m=1kg可看成质点的木块,此时木块刚好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1使木板处于静止,此时木板与斜面之间刚好没有摩擦力。最大静摩擦近似等于滑动摩擦,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0.5,g=10m/s2.试求:

(1)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及外力F1的大小;

(2)现将外力大小变为F2=21N,且方向仍沿斜面向上,木板将向上运动,经多长时间木块与挡板相碰;

(3)从外力F2作用到木板上开始到木块与挡板相碰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1=40cm的圆弧形光滑细管道AN与竖直光滑细管道MN

、形状未知的轨道AB相切于N点、A点;倾角为θ=37°,长为L1=6.25m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趁早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