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全面了解中医里的“宗气”、“卫气”、“营气”、“元气”
气是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气的概念被引进中医学理论以后,就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理论中所说之气,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精气等。
另一类是概括了某些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心气、肺气、胃气,经脉之气等。
人体的气,从整体来说,是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组成。人体的气,由于其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实际上是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的气,它是人体元气的一部分。
中医学里,还有“邪气”“水气”“谷气”、中药的“四气”等名称,但是作为人体基本物质的气,主要是指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四种气。
一、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肾中精气所化生,又得到后天精气之充养,是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充沛,生命的活力就旺盛、机体就强健。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元气虚衰,就会产生种种病证。
二、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其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它是由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的。
宗气主要有两方面功能:
一是推动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三、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的气。它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精华部分化生而来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这二个方面。
四、卫气
卫气虽也是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所化生,但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皮肤、肌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它的功能有三:
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三是调节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中医自古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所以有“善养生者,必知养气”的说法。“气”与养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会养生的人一定会把“气”养好。
少语言,养真气
真气又叫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都要靠真气来推动、激发和温煦。
说话过多,人处于亢奋状态,气血上冲,代谢加速,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容易疲乏无力,气短没精神,中医称之为耗气伤神。少言养生,就是不能随意让肺气耗散。
尽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说话。“慢养生”和“静养生”。因为你生活和工作节奏快了,真气耗散就会变得很大。该快的时候就快,但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下来。比如,上班的时候你快节奏工作,那么下班了就要放慢节奏,进行静养。
薄滋味,养血气
饮食过于追求“重口味”,容易导致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不利健康。但清淡饮食并不是不吃肉,而是食物的选择和摄入要尽量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
薄滋味是指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瓜果,少吃肥肉、辛辣、油腻等肥甘厚腻的食物。
不吃过辣、过甜、过咸、过辛、过苦的食物。
咽津液,养脏气
古代养生家常把唾液称为琼浆、甘露、金津、玉液,认为“津”是延年药。“古人造‘活’字,告诉人们‘舌旁有水方能活’。”
津液指的就是唾液,是人体的精华。口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达500多种的蛋白质,可以消炎、固齿、助消化。中医认为,津液还有灌溉、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可尝试“吞津”法养生:用舌头舔唇、齿、上颚等部位或在口腔内搅动,待口水增多,在口中鼓漱吸吮后,再慢慢咽下。
营卫之气运行规律
营卫之气推动和约束血脉在体内循行,每日循行50、4周,每周循行时间为28分34秒,中医养生要求“午休满30分钟”、治病针刺要求“行针满30分钟”,道理即为候营卫在体内循行一周。
营卫之气推动和约束血脉在体内循行,虽有各不同的循行路线,但一日之内有两次交会,一次是夜半子时,营卫之气交会于五藏,肝、心、脾、肺、肾;另一次是平旦寅时(3~5点),营卫之气交会于目。
营气裹血循行特点与路线。营气每日起于手太阴肺经中府穴,循行于人体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六藏(肺、脾、心、肾、心包、肝)、两府(三焦、胆),止于手太阴肺经中府穴,其间于夜半子时与卫气交会于五藏,平旦寅时与卫气交会于目,计每日循行50、4周,循行于每一经、藏、府平均时间为1分18秒。具体循行路线为:手太阴肺经(中府穴)——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脾藏——心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肾藏——心包络——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三焦(府)——足少阳胆经——胆府——足厥阴肝经——肝藏——肺藏——别于督脉、任脉——肺藏——复出手太阴肺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