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读书交流会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它与大学规范的文化史课程不同,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本书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即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使这本书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这本书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而是以点带面。闪问,闪答(摘取)什么是文化?答: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应该取缔,您怎么认为?答: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我们这里有很多教授喜欢把“博士生导师”当成头衔印在名片上,使国外来的教授大惑不解。秋雨老师怎么看中国千奇百怪的“名片文化”?答:君子重名节,小人重名号;真正有魅力的人,总是穿得简洁素雅。我想比较真实地了解大陆的社会和文化,您能不能推荐一个书目?答:按我考察文化的经验,最可信赖的,是切身的生命感受。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最缺少的是什么?答:公共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妨碍文化发展的主要对手是什么?答:传媒听说您至今还没用过手机?答:对为什么这样做?答:因为我所佩服的所有巨人都不用手机、也不上网,从老子、墨子到康德、爱因斯坦落伍了怎么办?答:独立面对天地生命,永不落伍。最不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答:以批判之名伤害他人。世界末日的预言,您相信吗?答:我还没有发现相信或不信的根据如果那天真的降临,你会做什么?答:指挥学生驱赶那些用谣言散步最后仇恨的人。您自己的表情呢?答:用微笑让人安静。安静地走向灭寂,是一种最有尊严的福分。刚刚所看的,从甲骨文到诸子百家,从屈原到司马迁,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过程。也是文明早期特别强烈的文化亮点,在余先生看来,它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重点论述。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步走过。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中华文化史。余先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国人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四大古文明中保留最完整也最璀璨的中华文化,敲响世界文明之钟。如果你想做老子、孔子的知音想听屈原、司马迁的心声,不想降低感觉系统去迎合越来越热闹,又越来越失格的喧嚣《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你值得拥有!*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9年—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ObservationsontheAestheticsofPrimitive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1987年余秋雨到甘肃联合大学讲学,开办了戏剧创作班,成为联大的教授。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1992年余秋雨辞去上戏院长职务。《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笔记》1995年《霜冷长河》1999年《千年一叹》2000年《行者无疆》2001年《晨雨初听》2001年6月《借我一生》2004年《笛声何处》2004年《寻觅中华》2008年《摩挲大地》2008年《历史的暗角》2009年《问学余秋雨》2009年《我等不到了》2010年《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2010年课程的开头从民国发现商代甲骨文开始文化记忆的开始甲骨文:文明的胎记雅典学院稷下学宫不同人群的言论自由,可以体现在不同空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庄子非攻兼爱藐视灾难诗化的自由《诗经》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而屈原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人。司马迁的叙述魅力,一是来自于“以人为本”的写作路线二是来自于对喜剧美和悲剧美的深度挖掘*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